近期,国家医保局持续强化基金监管力度,多家医疗机构因涉及检验类医保违规行为被查处。小编收集整理了部分案例,发现此次检查,检验类过度检查、串换项目、重复检查及超标准收费成为重灾区。2025 年,医保基金监管 ...
近期,国家医保局持续强化基金监管力度,多家医疗机构因涉及检验类医保违规行为被查处。小编收集整理了部分案例,发现此次检查,检验类过度检查、串换项目、重复检查及超标准收费成为重灾区。 2025 年,医保基金监管领域的 "刀刃向内" 改革持续深化,检验类项目成为违规重灾区。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追回医保基金 275 亿元,其中检验类违规占比达 38%,涉及金额超 104 亿元。这场由技术革命与制度重构共同驱动的监管风暴,正深刻改变医疗行业生态。 1. 过度检查、串换项目成重灾区 铁力某精神病医院(铁医保处字〔2024〕第14号) 违规事实:过度检查心肌酶谱、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甲型肝炎抗原测定,并上传医保系统结算。 处罚结果:追回16.46万元,并处2倍罚款32.91万元。 天津某医院有限公司(津丽医保处字﹝2025﹞7号) 违规事实:串换检验项目、检验项目与诊断不符、过度收取葡萄糖化验费用。 处罚结果:罚款3.51万元。 天津市某医院(津滨医保处字〔2025〕第10号) 违规事实:串换收费、检验项目与诊疗规范不符。 处罚结果:追回医保基金并处罚款216.15万元。 2.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问题突出 呼和浩特某医院(呼医保处字(2025)第2号) 违规事实:串换NGS肿瘤基因检测项目收费,涉及金额109.68万元。 处罚结果:追回127.64万元,并处1.8倍罚款229.75万元。 九江市某医院(九医保处字(2024)第8号) 违规事实: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检验类违规。 处罚结果:罚款830.09万元,创单笔罚款新高。 重庆市渝中区某医院(渝中医保处罚字〔2025〕第002号) 违规事实:重复收费、过度检查。 处罚结果:罚款392.22万元。 3. 检验管理漏洞频现 天津河西某医院(津河西医保处字2025第2号) 违规事实:违反诊疗规范过度检查。 处罚结果:追回13.92万元并处罚款。 鹤岗市某医院(鹤医保罚决字〔2025〕第26号) 违规事实:超限制用药、分解检验项目收费。 处罚结果:追回基金并处41.62万元罚款。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若存在过度检查、串换项目、重复收费等行为,将面临追回基金、1-5倍罚款等严厉处罚。本次曝光案例再次提醒:医保基金是群众的“救命钱”,各机构须严守诊疗规范,杜绝违规操作! 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萧山曝光 13 条检验类违规案例,涉及减免自付返现、中医诊疗计费混乱等,违规金额占全省 60% 以上。云南、江西、甘肃等地成为重灾区。 从处罚可以看出,检验科已经成为违规的重灾区,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医疗机构利益驱动的 "黑色链条",收入与医生绩效挂钩成为常态,某医院将检验收入的 15% 作为科室奖金,导致医生人均开具检验项目数同比增长 28%。 其次,大部分医院为确保收入,长期处于过度医疗的状态,在医保基金查处之前,IVD长期处于过度检查的边缘,“大处方”、“大检查”、“大套餐”比较普遍。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让参保人多花钱、医保基金多支出。 2024年开始,制度创新破局"驾照式" 扣分:医务人员单次违规最高扣 12 分,福建、江西等地已累计扣分 2300 人次。在医保基金违规层面,2024 年医保部门向司法机关移交案件 1045 起,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 3638 起。 截至2025年5月,多地医保局已陆续公布第一批飞检违规案例,其特点是检查覆盖面广,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均被纳入;问题类型集中,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分解收费等传统违规行为仍占主导; 另外,此次飞检呈现出处罚力度加大,除追回违规资金外,还实施罚款、暂停医保协议等严厉措施;而民营医院违规率高,成为“重灾区”。 2025年飞检开始前,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在医保飞检中自查敷衍、隐瞒违规的机构及相关人员制定了严厉惩处措施。一经查实此类违规行为,相关定点医药机构将被坚决从重处理。 通过大面积的的飞检,医保基金的使用将更加规范透明,切实维护广大参保群众的利益,推动医疗行业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来源:岭北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