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美元债务压顶,133年柯达只剩3个月?听上去,这特别像不靠谱的市场传闻。不幸的是,这个消息来自老牌巨头伊士曼柯达的2025年第二季财报电话会:“公司可能无法维持长期运营……我们正考虑所有选项,包括停止支付 ...
5亿美元债务压顶,133年柯达只剩3个月? 听上去,这特别像不靠谱的市场传闻。不幸的是,这个消息来自老牌巨头伊士曼柯达的2025年第二季财报电话会:“公司可能无法维持长期运营……我们正考虑所有选项,包括停止支付退休金。”话音未落,股价直线下挫26%。 这家曾经的影像巨头因错失市场先机,至少曾3次转型医疗自救,但都收效甚微,在转型泥潭中走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相比之下,曾经的富士、奥林巴斯、佳能已成功过渡医疗行业。 柯达的挣扎,从来不单指一家公司。 当历经百年基业面临现金流压力,当存量难敌增量困局,柯达的故事,已成了所有传统企业必须直面的“生存考题”。 01.财务恶化,现金流见底 8月11日,柯达公布的最新财报:
公司多项财务指标恶化,去年同期柯达净收入2600万美元,由盈转亏。 柯达核心业务主要涉及先进材料与化学品、以及制药业务,还有部分品牌授权收入。曾在胶卷时代处于鼎盛期,医学影像业务一度成为其潜在业务。但是由于业绩承压,柯达在2007年由于连年亏损分拆出售医疗成像业务。 但由于成本上升、运营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柯达上半年就支出了近4600万美元。 本季度末,柯达所拥有现金及等价物仅为1.55亿美元。 柯达在财报中警告,目前没有可落实的融资渠道或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约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的即将到期的债务,这些情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重大疑虑。 最终无奈,柯达计划通过停止支付退休金计划来筹集现金,来偿还5亿美元债务。 这些行为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不信任,随后柯达股价遭遇断崖式下跌,截至收盘跌19.91%。 作为曾经的百年影像巨头,为何会走到尽头这一步? 02.时代“囚徒”,三次转型医疗 柯达公司成立于1892年,凭借相机与胶卷业务,柯达在20世纪长盛不衰,成为影像巨头。 柯达的落寞与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的崛起几乎同步。1975年,柯达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然而柯达却未能把握数字化浪潮的机遇,公司管理层因其在胶卷领域的统治地位和丰厚的利润迟迟不愿转型,因此错失了市场先机。 最终,2012年,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索尼、佳能等日企已垄断数码市场。当时,柯达拥有10万名债权人,总债务高达67.5亿美元。 不过面对困境,柯达至少有3次朝医疗转型。 第一次进军医疗:1988年,柯达曾以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药企斯特林。斯特林是一家美国药企,主要经营诊断显像剂、激素产品和心血管产品。短短6年后,柯达就以折半的价格出售了这部分业务,给这次收购划上了灾难性的句号。 第二次进军医疗:柯达打造医疗成像,但这部分业务同样因为连年亏损,在2007年被分拆出售。 第三次进军医疗:2020年开始,柯达对主营构成进行调整,将胶片业务纳入“先进材料和化学品”板块,并逐步推进制药领域的布局,不过主要针对的还是基础原料药。在柯达的最初的规划中,原料药生产最终将占柯达业务的30%~40%。随后,柯达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用于转型生产仿制药的“起始材料”和“活性药物成分”。 在此次财报中,柯达表示推进扩大其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相关产品线的计划,并称正在投资“数千万美元”开建新的实验室和制造工厂。 但是考虑到柯达先前的失败经历,部分投资者对此持悲观看法。 首先在于其财务状况、现金流一直不佳,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其次,相比其他仿制药制造商如AMRX与迈兰制药,柯达并没有丰富的仿制药生产经验,大举投入原料药生产并不妥当。 不过,目前柯达能否通过新业务成功转型,市场也在拭目以待。 03.转型之下的跨界密码 柯达的故事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企业在面对技术颠覆和市场变迁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全球产业迭代的浪潮中,从影像、电子到化工,众多曾经的行业巨头都曾走过相似的转型之路,奥林巴斯、佳能、富士胶片到飞利浦、拜耳、3M 的探索,都折射出传统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共性逻辑与差异化路径。 不过,共性在于:这些企业的转型轨迹的背后是在原有技术积累(光学、化学、精密制造),而非盲目跨界。 奥林巴斯在光学、电子成像和精密制造领域的积累,为其内窥镜的光学设计、图像传感器应用和微型化制造提供了基础。富士胶片与佳能在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以及成像质量的技术经验,为其进入医疗影像设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拜耳从化工巨头转型医药,一定程度是与其在染料研发中积累的化学合成、工艺优化等技术,为其进入医药领域提供了基础。飞利浦尽管起源于灯泡,但其早期就投资医疗技术研发,为其后续转型提供基础。 不过,无论是影像巨头向医疗的跨越,还是制造企业向生命科学的聚焦,本质都是用存量技术撬动增量市场。 这一过程从非易事,柯达的困境,恰是最好的例证。 当技术积累未能有效转化、财务收紧、资金链断裂,即便是百年巨头,也难敌时代浪潮。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