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报出炉后,IVD行业的刻板印象再次被打破。此前,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龙头营收值总是远超IVD产品企业营收值。即便是国产IVD第一迈瑞医疗的诊断业务营收,也无法与国产第三方医学诊断“老大”迪安诊断的营收值 ...
2024年年报出炉后,IVD行业的刻板印象再次被打破。 此前,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龙头营收值总是远超IVD产品企业营收值。即便是国产IVD第一迈瑞医疗的诊断业务营收,也无法与国产第三方医学诊断“老大”迪安诊断的营收值相抗衡。 这也使得每次进行国产IVD排名的时候,都需要特别说一句——“本排名不包括迪安诊断、润达医疗和金域医学等以流通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但在2024年,不一样了。 迈瑞医疗的体外诊断业务增长11%至138亿元,将迪安诊断的122亿元、润达医疗的83亿元、金域医学的72亿元远远甩在身后。 不仅如此,迪安诊断在2024年达成2011年上市以来首亏“成就”,且亏得挺多。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扣非净利润-3.80亿元,同比下降228.96%。 2025年第一季度,迪安诊断继续亏损——营业总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归母净利润亏损2100.56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30.58万元。 迪安诊断2016-2024年财务数据 面对“高营收但净亏损”的态势,迪安诊断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斌在年报的致辞中给出了2025年的四大发展方向:
不过,对于“半条命”捏在客户手里的迪安诊断,或许更想知道怎么能把超70亿的应收账款收回来。 - 01 - “半条命”在客户手里 迪安诊断拥有分子诊断、病理诊断、质谱诊断三大自有产品线,代理产品覆盖罗氏诊断、希森美康、法国梅里埃等国内外品牌产品超1300种。可提供42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包括分子诊断、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免疫学检验、理化质谱检验及其他综合检验等从常规到高精尖的检测项目。 迪安诊断2024年财务数据 对于上市以来的首亏,迪安诊断的解释为:
迪安诊断的应收账款高达72.5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5.98%。这意味着,迪安诊断“半条命”在客户手里。 迪安诊断2024年财务数据 在2024年,因部分应收款项回款周期有所延长,年度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共计4.87亿元。基于因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产品价格下调等影响,部分子公司盈利水平未达预期,迪安诊断对该等子公司的商誉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共计3.78亿元。 这两项减值合计超8亿元。 不过,虽然财务情况不佳,迪安诊断依然打算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 02 - 连续2年减员超两千,留任高管涨薪 迪安诊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 2024年,迪安诊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累计获得报酬1805.21万元。 2023年,迪安诊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累计获得报酬2335.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年报上,迪安诊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表上,共有24位成员出现,并显示其中10位在2023年内离任。2024年底,迪安诊断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持在14位。 除了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斌薪酬总额减少了55万元、独董薪酬固定12万元、以及不在迪安诊断拿报酬的董事之外,现如今留下的高管全员涨薪。董事会秘书涨薪幅度最小,不过也超10万;2023年11月起开始担任董事、副总经理的洪汉华涨薪超140万。 2024年底,迪安诊断员工总数8773人,与2023年底的10843人相比,减员2070人。而营收超200亿的2022年底,迪安诊断员工有13128人。 - 03 - 服务与产品营收下滑,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 从业务来看,2024年,迪安诊断无论是服务业务还是产品业务均处于下滑态势。 诊断服务业务营业收入45.20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37%,营收同比下滑12.86%。
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1.34亿元,同比下降6.36%。
迪安诊断2024年业务数据 迪安诊断目前全部的营收来自国内市场。2024年,华北、东北保持10%左右的增长,其他区域略增或下滑;华南区域下滑幅度最大,接近25%。 在出海的浪潮下,2024年4月,迪安诊断在越南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实验室,也是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ICL)企业在海外开设的第一家综合类实验室。迪安诊断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东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区。 2025年,迪安诊断正式启动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基于“服务+产品+数字”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构建覆盖客户全价值链的端到端服务体系。以三大战略指导思想(内部管理水平及组织级能力提升、聚焦盈利和健康现金流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产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为牵引,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构筑可持续增长新范式。 来源:Med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