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自动化,究竟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解读 鹏哥
2024-6-6 15:21 430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基因江湖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01 “人是最不值钱的。”这是“自动化是伪需求”支持方的重要理由。很扎心,但很现实。在高校实验室,年年扩招,实验室有大量的、人力成本低到尘埃的“科研民工”和拼了老命想要留校的“学术青椒”,一批一批,前赴 ...

 01 “人是最不值钱的。”

这是“自动化是伪需求”支持方的重要理由。

很扎心,但很现实。

在高校实验室,年年扩招,实验室有大量的、人力成本低到尘埃的“科研民工”和拼了老命想要留校的“学术青椒”,一批一批,前赴后继;

在医院,有大量薪资微薄的医技人员,甚至0成本的企业驻点人员,早出晚归,加班加点;

在企业,特别是当下阶段,“降本增效”也是每家企业的首要命题,“涨薪,开什么玩笑!”

“自动化”相较“便宜的人工”,所有实验室都在算一笔经济账:“是招10个人帮我拧瓶盖,还是花100w买一台自动化?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自动化改造的首要驱动力,来自于改造后在单位空间、人力支出所带来的收益需远高于传统方式。

这里有一个“人” PK “自动化”的收益平衡点。

02

相较科研院校,医检领域的实验室自动化程度最高。

为什么?

因为在医检领域,自动化率先迈过了上面的收益平衡点,“账能算得过来”。

较为典型的,如生化领域的自动化流水线,已经进化为非常成熟的产品形态。这些领域样本量大、实验流程标准化、预算充足。进口四大家“罗雅西贝”占据了其中较大的市场。

新冠三年,自动化赛道逆势腾飞,也得益于新冠核酸检测带来的天量需求。

*图源《DeepTech:2023实验室自动化行业研究报告》

而,科研用户方向,由于需求零散、个性化程度高、流程多变,单一方向市场空间有限,厂家开发的难度很大、回报不高、意愿不强

这也导致了这些“非标准化市场”的自动化产品,选择不多,且流程单一、固化,买了以后,往往因为后期研究方向的调整,最终闲置。

“伪需求”的另外一面,是当下产品,没有能真正满足需求。

03 “世界是由懒人创造的。”

每个人,都希望从繁琐、重复、低效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

“机器代人”,永远是真实的需求。这是洗衣机、扫地机存在的理由,也是自动化、AI存在的理由。

与传统手动操作相比,自动化能够满足实验可重复性、过程可追溯性的需求,同时提高研究人员实验效率、有效避免人工失误、提高实验精准度,对于科研单位和企业来说都是提升产出、降低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绝佳选择。

所以,与其问“真伪需求”;不如问,“怎样才能算一个好的自动化产品形态?”

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不同,但可以有一些共性:

  • 最基础的,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移液温控等处理精准;
  • 进一步地,灵活性好,可匹配不同应用;兼容性好,可以兼容不同厂家的试剂、耗材;
  • 最后,价格不能太高。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背景下,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走向 模块化定制化智能化

  • 模块化:温控模块、磁性模块、热循环模块、HEPA模块和微孔板热振荡仪等硬件模组,按需组配,降低一次性购置成本,也为未来设备更新留有空间;
  • 定制化:根据需求,做硬件定制化组配、流程定制化开发,保证充分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 智能化:通过引入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帮助实验人员在实验设计、实验参数优化、数据分析、故障诊断、流程追溯等方面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其逻辑,类似组配一台台式计算机,主板、显卡、显示器等,按需配置。

04 市面上有这样的产品吗?

有这么一家神秘的企业,Opentrons(合创生物)

为什么说神秘?它的名字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但它的产品已经战功赫赫。

战绩1:4min复现诺奖成果,发表Nature

2023年末,CMU和Emerald Cloud Lab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自动化AI系统——Coscientist。该系统由GPT-4驱动、由Opentrons产品实现,能够自主设计、规划、执行复杂的科学实验。在AI和Opentrons自动化产品的加持下,该团队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成功复现2010年诺奖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792-0

战绩2:与OpenAI同登国际创新力榜单

著名媒体FastCompany 评选出的2024年度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Opentrons和国际AI巨头OpenAI同时上榜。

https://www.fastcompany.com/91039216/robotics-most-innovative-companies-2024


战绩3:中国顶级科研机构BIOPIC的选择。

在中国的顶级科研机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人员利用它开展前沿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基因江湖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