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全512检测方案详解

解读 鹏哥
2024-5-17 16:20 392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岭北山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24年5月17日是 ...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统计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且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推算,我国目前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3亿

高血压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血压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与膳食密切相关的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

90%的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

不足10%患者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除了详细寻问患者病史外,还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做一些辅助检查,查明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病因,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五项

高血压五项检测是一组血液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并对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肾素活性(PRA):肾素是一种由肾脏释放的酶,它在调节血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检测肾素的水平,可以帮助诊断肾动脉狭窄或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肾脏问题。

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它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起到核心作用,参与血压的调节。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可以反映RAAS系统的活性。

醛固酮(Aldosterone, ALD):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血压。异常的醛固酮水平可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这是一种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

皮质醇(Cortisol):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血压调节。皮质醇增多症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检测皮质醇水平有助于诊断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高血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ACT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ACTH水平的异常可能与肾上腺疾病相关,进而影响血压。

高血压五项检测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压调节机制是否存在异常,从而为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或者那些对综合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这项检测尤为重要。

高血压五项检测主要包括RASS系统三项(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II),HPA轴两项(ACTH,皮质醇),通过这五项激素的检查能筛查出95%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

RAAS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当机体大出血或者血压下降时肾血流量减少,刺激肾脏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肾素能够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具有微弱的升血压作用。在血管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强烈的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同时促进醛固酮分泌,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使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所以检测RAAS指标对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HPA轴:

机体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具有调节体脂,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H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除以上指标之外,许多学者认为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血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属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它是导致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损害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协同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增殖等,因此既有血压增高又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H型高血压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大血管损伤和微血管病变

HCY临床意义

缺血性卒中与再发卒中强预测因子

HCY作为独立风险因子,补充传统血脂检测,更全面评估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高血压者Hcy水平与动脉壁硬度具有强独立正相关

与糖尿病联合作用使死亡率呈指数上升

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

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将妊娠相关高血压疾病概括为4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其中7.6万名孕妇死于子痫前期和相关高血压疾病。而在中国,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高达2%—8%。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又称为先兆子痫,一种可造成孕产妇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高尿蛋白(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和高尿蛋白(0.3g/24h)。

sFlt-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PlGF(胎盘生长因子)是两种生长因子,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子痫前期患者中,sFlt-1和PlGF比值异常升高,而在健康孕妇中则无显著升高。因此,sFlt-1/PlGF作为子痫前期的新型标志物,有望帮助筛查子痫前期。

目前,sFlt-1/PlGF已被纳入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子痫前期筛查标准。在孕早期,可通过血生化检查(包括sFlt-1、PlGF等)筛查子痫前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在孕中期和孕晚期,仍需定期进行血生化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子痫前期的风险。

2020年中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指出sFlt‐1/PlGF 比值对短期预测子痫前期具有临床价值,sFlt‐1/PlGF比值≤38时,阴性预测值(排除1周内的子痫前期)为99.3%;sFlt‐1/PlGF比值>38 时,阳性预测值(预测4周内的子痫前期)为36.7%

高血压检测512组合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在慢性病群体中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作为高血压检测,除常规的血压测量外,实验室检测中的高血压5项检测,已经成为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H型高血压以及子痫前期,这两个相对比较细分的疾病领域,HCY和子痫前期2项实验室检测,尤其是在同一化学发光平台的检测相对较少。

来源:岭北山人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