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2年,对于以岭药业及其投资者是一场美梦。疫情原因让公司产品连花清瘟胶囊突然走红,引发大众哄抢,价格也被市场炒得一涨再涨。2020年,公司对应的呼吸系统类药物营收从2019年的17.03亿元飙升至42.56亿元 ...
2020年-2022年,对于以岭药业及其投资者是一场美梦。 疫情原因让公司产品连花清瘟胶囊突然走红,引发大众哄抢,价格也被市场炒得一涨再涨。2020年,公司对应的呼吸系统类药物营收从2019年的17.03亿元飙升至42.56亿元;到了2022年,公司该业务营收达到历史最高的68.72亿,占比首次突破五成(54.83%)。 消费热情很快反映到股价上。2022年12月中,公司股价达到最高峰,突破50元/股。若按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5日计算,股价累计涨幅高达432.74%。 但美梦很快被变化的现实击碎。随着疫情警戒线逐渐放松,以岭药业股价的上涨发条也开始松动,势头急转直下。2022年12月16日至2024年4月11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56.62%。 图一:以岭药业2022年12月15日至2024年4月11日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公司的股价阴霾不止于此。 如果说2022年末以来的大幅走跌只是前期涨太多回调所致,但拉长时间线来看,以岭药业疫情前的股价走势依然让人捉摸不透: 从2011年7月上市至疫情前(截至2019年12月31日),8年多的时间里,以岭药业股价除了2015年泡沫市中跟着大集体“嗨”了一把,其余时间都不温不火。这些年,公司股价累计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2.58%。 图二:以岭药业上市至2019年末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可以说,公司从上市以来,积攒的涨幅几乎全靠这波疫情。 持股方面,以岭药业前十大股东长年以来大部分是自家人,外部投资机构即使入场,也不会停留太久。2023年,机构更是大幅减持,持股比例从年中的37.50%降至年末的3.22%。(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以岭药业过去的基本面差吗? 并不算差。
图四:以岭药业历年营收及净利润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为什么过去多年市场不看好它? 其实,被套的众人怨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不是以岭药业的基本面,而是它的市值管理。 在这方面,有投资者细数了以岭药业的各种“摆烂”行径: 信息来源:雪球 去年末及今年3月,公司实控人吴相君、吴瑞相继进行了股份质押。 表:公司实控人股份质押情况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除了这一原因,市场竞争激烈的担忧也屡屡被提起。 就以连花清瘟所在的感冒药领域来说,药智网2023年初数据显示,按药品通用名计,我国就已有上市感冒药1784款,其中感冒类中成药共1365款,占比77%,感冒类化药共419款,占比23%。 按品种(药品通用名+厂家)计则更多,我国共上市19649款感冒药,其中:感冒类中成药共13977款,占比71%,感冒类化药共5672款,占比29%。 虽然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市占率靠前,但在这个玩家众多的市场里,如果没有绝对的壁垒,想要保持领先,就需要一直拼命奔跑。 即使在连花清瘟被外界屡推热搜、知名度爆发的疫情期间,以岭药业自己花在推广上的钱也丝毫未减。2020-2022年三期公司销售费用均超过30亿元,其中“市场活动费、推广及办公费”是大头。尽管卖的是药品,但面对C端市场的变化,公司依然抹不掉身上的消费品基因。 国内需要奔跑,去往国外探路也需要多花心思。 出海方面,以岭药业一直有所布局,但规模尚小。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比例达到3.69%。且有分析人士认为,之前海外地区的收入在疫情期间大幅上升是因为连花清瘟的声名远播,2024年才是考验之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主席沈远东曾表示,中医药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特别是对于安全与质量的控制,成为中医药走出去一个堵点和难点。 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林贇表示,作为国际标准,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经过国际标准组织成员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家同意才能通过。中药材国际标准制定中,如何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家之间的分歧,是最困难的一点。 如何通过认证是一个问题,通过认证之后受众用不用,又是一个问题。 “从有好的产品到能够为股东持续不断创造价值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以岭上市以来的表现是优秀的,但考虑到家族企业弱内控、接班人能力、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化等等因素,以岭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吸引力在降低。”有投资者总结。 何时让梦变成现实? 在产品布局上,以岭药业近年还是有所动作的: 2020年至今,公司有连花清咳片、益肾养心安神片、解郁除烦胶囊、通络明目胶囊4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并且商业化进程也较为顺利。比如2020年12月,连花清咳片通过谈判顺利进入医保目录。2022年底连花清咳片通过医保谈判续约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几年该产品在中国终端市场(包含公立医院、基层医疗、零售药店、网上药店渠道)的销售额快速提高,2020-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8亿元。 此外,中康数据显示, 公司抗衰老产品八子补肾胶囊已成为OTC销售额过亿的大单品,2020-2022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15.47%。同时公司在神经系统、糖尿病、抗衰老等市场亦有布局。 未来,公司的股价或许靠某个大单品再次撞上风口,或许靠产品在海外市场爆发,或许靠中药在全球打响美誉度,借此乘风而起......但无论有多少种假设,都需要以岭药业亲自去付诸实践。 何时让股价回升的梦变成现实,是以岭药业在发展业务之外,需要替投资者探明的问题。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