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CMEF展会第一天,在乘风印象中,这应该是CMEF第一次将秋季展放在广州,而不是深圳举办。乘风住的地方距离展会现场只有半个小时地铁,真的算是在家门口举办了。这是乘风第三次参加CMEF,第一次是2018年,那会儿 ...
今天是CMEF展会第一天,在乘风印象中,这应该是CMEF第一次将秋季展放在广州,而不是深圳举办。 乘风住的地方距离展会现场只有半个小时地铁,真的算是在家门口举办了。这是乘风第三次参加CMEF,第一次是2018年,那会儿乘风还在做电商。 第二次参加是在2023年,2024年秋季深圳的CMEF,乘风原计划是会参加的,但临时家里出了点事耽误了。 乘风差不多8:20到的会场,入场的时候,人还是挺多的,感觉乘风至少排了十分钟队才进入会场。 广州的会展中心,乘风来过好几次了,之前好像还有图书展、美博会等,基本都不用提前打印胸牌什么的,只需要注册生成一个二维码,然后扫码进场。 如果有带身份证的话,注册完后也可以带身份证入场,乘风比较习惯凭二维码入场,不过注意,生成二维码后要第一时间截图,并保留到自己方便找到的地方。 此次展会,IVD展馆在20.1号馆,这个展馆总体感觉不大,还有30%左右的区域属于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15%左右的区域属于国际健康宠物展。 参展企业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光五虎,乘风是一个也没看到。爱威、康华&汉唐、东方基因、奥泰等,都算参展的头部IVD企业了。 总体来看,参展企业以POCT企业为主,不过乘风并没有看到万孚,到场的POCT企业很多是聚焦消费级POCT产品,或者家用医疗器械。 康华&汉唐参展真的很勤奋,感觉大部分展会都到了,杨帆总和我同名同姓,也算缘分了。秦章总每次展会也基本都到了,今天有留意到康华的天猫店,很多居家健康管理类器械产品,乘风亲自体验过了,真的很惊艳。 爱威算是最大的IVD企业展台了,今年上半年业绩很亮眼,纯看IVD营收的话,是乘风关注的72家国产IVD上市企业中,营收增幅最大的三家之一。 另外两家是圣湘和科域,不过圣湘的业绩,有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山海济并表,纯看IVD的话,还是下跌的。科域是新三板上市企业,业绩增幅很大部分是由海外推动的。 2025年上半年,爱威国内增速11.11%,海外增速35.38%。今年上半年国内增速两位数的企业,真的屈指可数。行业平均跌幅已经接近20%了。 博科好像每次参展都很积极,不过最近的几次参展感觉比之前要低调一点了,至今犹记得2023年CACLP,博科展台美女环绕,各种推销手段层出不穷。 东方基因是CMEF的常客了,上次CMEF乘风也看到了,之所以印象很深刻,是因为上次东方基因喊出了和万孚一样的口号,“精于POCT,但不止于POCT”,原话忘了,大致就这个意思。 现在展会,用心策划活动的企业不多了,毕竟现在预算都很有限。不过海尔生物算一家,抽奖活动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群。 但活动结束后,大家也就散了,乘风也参与了下,啥也没中到。这方面,此前菲鹏的活动给乘风的印象更好点。中不中大奖倒是其次,多少给点安慰奖也行,虽然不值啥钱,但是大家有参与感。 拱东医疗也是CMEF的常客了,感觉除了POCT企业外,IVD相关耗材企业参展也比较多,头部的设备+试剂类主流IVD企业参展倒真的不多。 丹大也是CMEF常客了,上次也看到,总觉得这家公司每次展会都能给人留下印象,但要具体问有什么产品惊艳到乘风,感觉又有点说不上来,下次有机会乘风写写这家。 快序生物乘风应该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全球唯一血清多抗测序”,这个宣传语很好,能一眼看出品牌定位,有亮点、有特色。 九陆乘风也在多次展会上看到过,专注妇幼保健器械和体外诊断设备,旗下拥有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母乳分析仪等多条产品线。 斯玛特也在多次展会上看到过了,深耕医疗和兽用诊断,便携式生化POCT产品比较有特色。成都的企业,最近不少朋友盛赞成都,表示成都的IVD发展势头很不错,迈克、沃文特、携光也都是成都企业。 奥泰这次展台不大,不过印象中奥泰每次CMEF也都来了,奥泰海外营收占比超九成,国内也在发力。 最后这张照片是11:30左右拍的,总的来看CMEF的体外诊断展馆人流量不算大,而且是全程都相对冷清。而且此次展会,乘风印象中展台数量要比2023年深圳展少一些。 看似冷清,其实是IVD的新周期前奏 走出20.1号馆时,乘风心里有种复杂的感受。 展台虽不算热闹,却更能看清IVD行业当下的真实状态,有人坚守传统,有人押注创新,也有人在低调等待周期反转。 冷清的展馆,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在转型大潮中的缩影。而CMEF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是一次简单的展会,而是一个镜子,照出了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站在2025年的节点上,我们看到国产IVD企业依旧在摸索破局之路。也许下一个拐点,就埋藏在这些并不起眼的展台里。 来源:乘风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