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系“冰火两重天”:一个在修复,一个在狂飙

解读 鹏哥
2025-8-26 16:37 40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药财社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一边是仍吊着“生命维持”的“老母亲”,在重压下做体能恢复;另一边是先一步靠真本事上岸、开始自己“造血”的“独子”。这就是今天故事的背景。如果把2025年上半年乐普医疗(300003.SZ)与乐普生物(2157.HK)的财 ...

 一边是仍吊着“生命维持”的“老母亲”,在重压下做体能恢复;另一边是先一步靠真本事上岸、开始自己“造血”的“独子”。这就是今天故事的背景。

如果把2025年上半年乐普医疗(300003.SZ)与乐普生物(2157.HK)的财报摆在一起,就像照了一面镜子:新旧动能同框,冷暖分明,也把这行当里的结构转向映得清清楚楚。

经历过2024年那次“归母净利润下挫八成”的重击,乐普医疗今年上半年终于不再失血。营收小幅回落,利润大致持平,但细节更耐人寻味:扣非净利转为正增长,经营现金流一下子放大到去年的三倍

什么意思?这艘曾被巨浪掀翻的船,靠岸了半步,开始了漫长而不轻松的自救期。

几乎同一时刻,曾被贴上“只会烧钱”的乐普生物给了市场一个错愕。收入同比放大3.5倍,更要紧的是,交出2930万元的净利润,现金流也从负值翻了正。这孩子不再张口要钱,学会了自己养家。

母子两端的走势,像被时代刻意编排。它不仅是乐普体系内部业务结构的深调,更是整个医药行业从“靠集采、看医保”的旧秩序,滑向“高风险也高回报”的创新驱动的新轨道

乐普医疗:止住流血后的阵痛与分化

看这份报表,最好收起“乐观滤镜”。它更像一份重病患者的复诊单:每一项指标的微改,都靠狠下功夫才挪动分毫。

整体收入、利润仍承压,但扣非转正与现金流修复这些边际变化,比漂亮口号管用得多。2024年IVD“寒潮”叠加药品集采冲击过后,这艘船摸到方向,开始刮骨疗伤。

内部却并不平静。作为基本盘的医疗器械,成了当下最可靠的稳压装置。上半年贡献将近18亿元收入,同比小幅抬头

其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像一匹脱缰马,增长三成多,带来3.29亿元,俨然成了新的推力源。

别把这些名目当成冷冰冰的术语,像第四代 MemoSorb® 全降解封堵器、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都是实打实的研发成果——后者一款单品就卖到两亿。

这说明乐普医疗在心血管这条老赛道上,靠持续打磨,仍能挤出新路。而传统冠脉支架在一轮轮集采重压下还能做出3.6%的增长,算得上老兵的体面。

而药品板块的路更难走。营收同比回落1.52%。制剂端清库存之后有所修复,原料药直线下探近三成,成为拖累。至于疫情时期风光的体外诊断,如今仍在“封冻带”,收入同比少了17.35%

因此,乐普医疗的现实,像是用创新业务的新血,去弥补传统业务留下的旧伤。提出“创新、消费、国际化”,不是锦上添花,更像背水一战时的必答题。

再说回器械这头的内功。结构性心脏病的上量并非一蹴而就,它考验医院准入、术者培训与随访体系。过去一年,更多中心在做规范化病例积累,器械迭代的学习曲线也在变陡。

临床端反馈是:材料可降解、植入更柔和、复查负担下降,这些细节叠加,才换来账面上的增长。看似枯燥,却是壁垒长出来的地方。

现金流的改善同样不该被轻描淡写。对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充足的经营现金意味着预算不用“抖着手”批;也为国际化铺路提供底气——不论出海注册的合规投入,还是本地化团队搭建,都需要持续投入。

这也是为何管理层把“创新、消费、国际化”拧成一股绳:前者定产品力,中段管转化,后者抬天花板。

乐普生物:狂飙的上半程与自我造血

与母公司艰难修复形成对比,乐普生物上半年明显提速。收入同比增长约3.5倍;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营现金流转为净流入;账上现金增加约七千万元人民币。

这串数字背后,是从“黑洞”到“发电厂”的转身,来得比预期更早,也意味着对外部输血的依赖已被抛在身后

它靠什么翻盘?路径很直白:自主商业化叠加出海授权。在国内市场,首个上市产品普特利单抗(PD-1)表现稳健,上半年实现约1.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近六成,不仅带来可观现金流,也验证了自建商业团队的执行力

在海外市场,“卖技术”的打法见效。仅上半年,授权收入超过三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 ADC 新药 MRG007

今年1月,该项目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独家权益转让给一家美国公司,按协议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款累计最高可达约12亿美元

这是在 CMG901 授权阿斯利康之后的又一笔交易,侧面印证其 ADC 平台的全球可交易性。

回到乐普生物,国内商业化并不只是“把货卖出去”。PD-1 赛道拥挤,能实现增长,既依赖差异化适应症与准入策略,也离不开渠道的精细化运营:下沉市场的科室教育、医保路径梳理、患者援助项目落地,这些环节串起来,才稳住回款节奏。

授权收入的成色也要说清。MRG007 之所以获得可观对价,靠的是可验证的技术与数据;对跨国药企而言,这些指标直接对应研发风险与时间成本——当风险可量化、时间可预期,交易桌上更容易达成价格共识。

转红不是终点,而是飞轮启动的那一下。有现金,研发投入就敢加码;有研发突破,就会长出新管线;新管线经由商业化或 BD 变现后,又能反哺更多现金。当这个回路转起来,公司的增长节奏会完全不同

ADC: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

把眼下的利润当作“点火”,真正的油箱,是那串质量不俗的 ADC 管线,现在正走到兑现窗口。

走在前面的,是针对 EGFR 的 ADC—MRG003。其用于鼻咽癌的上市申请(NDA)已进入优先审评,离落地只差临门一脚。

今年 ASCO 年会上,它以重磅摘要形式亮相,数据对化疗的优势相当直接。一旦拿证,将大概率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 EGFR ADC

后面排队的选手也不弱。瞄准“癌中之王”胰腺癌的 MRG004A,取得 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正在三期推进;已授权给阿斯利康的 CMG901,开展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后续里程碑与分成具备持续性;具备全球首创潜力的 GPC3-ADC(MRG006A)与新近达成重磅授权的 CDH17-ADC(MRG007)也在稳步往前。

展望后续,ADC 管线的节拍会更密。MRG003 若落地,商业化首年将是市场教育窗口:人群识别、支付承接、联用探索,任何一环都影响放量。

MRG004A 的三期会校准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位置;而 CMG901、MRG006A、MRG007 等项目,或将通过更多里程碑节点,把“技术平台—临床价值—商业回报”的闭环拧得更紧。

把镜头拉远,这对母子在2025年上半年的不同处境,就是产业更替的缩影。母公司仍扛着传统盘子的重力,在政策与市场的两面夹击下,通过聚焦创新与审慎收缩修修补补;子公司则凭借在 ADC 领域的硬实力,率先从投入期跨进收获期

乐普生物的“上岸”,为母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引擎与估值想象,同时也给行业递上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坚持做深源头创新,眼睛盯住全球市场,周期再长也能熬过去。

接下来,乐普医疗这艘大船要跑得稳、跑得远,很大程度上要看这台新引擎能否持续高转

来源:药财社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