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台高端医疗装备?

解读 鹏哥
2025-7-1 15:52 230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医工研习社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2016年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郭启勇在《中国放射医师现状与未来》,公布了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大数据:CT 12888台、MR 6762台、DSA 2918台、DR 12662台、胃肠机5676台、乳腺机2460台等。彼时,我国仍有大量的老 ...

 2016年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郭启勇在《中国放射医师现状与未来》,公布了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大数据:CT 12888台、MR 6762台、DSA 2918台、DR 12662台、胃肠机5676台、乳腺机2460台等。

彼时,我国仍有大量的老式X光机、单双排CT、永磁磁共振。如今,又10年过去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以医学影像、放射治疗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发展最快的10年,高端医疗装备行业现状又如何?

我们以“较真”的精神,展示截至2024年底的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甲乙类或曾经甲乙类设备)保有量、市场趋势、市场规模等数据,基本做到了“以我为准”,误差应不超过10%。

1

CT

根据医工研习社追踪统计,过去10年(2014年-2024年),我国累计新增CT约4.9万台,具体各档次CT占比如下表所示。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10年仍产生了近1000台单双排CT,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综合考虑2014年前存量、2014年-2024年增量、总报废量(我国CT使用年限较长,平均约15年。2014年前CT,到2024年存量剩余率应超过40%,即主要为2010-2013年CT;2014年后均为新设备,到2024年应无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CT总保有量约52600万台。

原创说明:256排档CT涵盖256/320排CT、高端双源CT、双层探测器CT,光子计数CT不足0.1%,纳入256排档CT统计;128排档CT涵盖128/160排CT、双源CT;64排档CT涵盖64/80排CT;16排CT涵盖16/32/40排CT;单双排CT涵盖单双排CT、4/6/8/10排CT。

近3年(2022-2024年),我国CT平均增量近5500台/年,市场容量约330亿元/年(以终端中标价为准,并计入民营等非公开数据:结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数据,高端由于CT盈利能力较强,民营等非公开数据占比约4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低端CT需求量趋于减少,短时间内很难再次突破6000台/年,但中高端CT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我国CT市场容量还将持续增长,“得高端者得天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

MR

根据医工研习社追踪统计,过去10年(2014年-2024年),我国累计新增MR约1.8万台,具体各档次MR占比如下表所示。很多人也想不到的是,哪怕是2024年,我国0.5T磁共振也一直存在,尽管每年只有数十台。

综合考虑2014年前存量、2014年-2024年增量、总报废量(MR平均使用年限比较CT更长。2014年前MR,到2024年存量剩余率应超过70%,即主要为2005-2013年MR;2014年后均为新设备,到2024年应无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MR总保有量约23100台。

原创说明:7T+MR涵盖7T、9.4T、10.5T;0.5T涵盖以0.5T为代表的永磁MR。

近3年(2022-2024年),我国MR平均增量近1700台/年,市场容量约220亿元/年(以终端中标价为准,并计入民营等非公开数据:结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数据,民营等非公开数据占比约25%)。

与CT发展趋势几乎一致,永磁MR正在显著萎缩(由于其特殊价值,仍会存在),3T、5T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我国MR市场容量还在持续增长。

3

DSA

根据医工研习社追踪统计,过去10年(2014年-2024年),我国累计新增DSA约1万台。

综合考虑2014年前存量、2014年-2024年增量、总报废量(DSA主要存在于三级医院,更新频率高,平均使用年限10-15年。2014年前DSA,到2024年存量剩余率应不超过40%,即主要为2010-2013年DSA;2014年后均为新设备,到2024年应无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DSA总保有量约11600台。

2014-2024DSA市场趋势(原创)

过去3年(2022-2024年),我国DSA平均增量为近1200台/年,市场容量约100亿元/年(以终端中标价为准,并计入民营等非公开数据:结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数据,相较于CT/MR,民营DSA占比较少,民营等非公开数据占比约10%)。

同样的,随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增长,DSA的需求量还在增大,预计我国DSA市场容量还在持续增长。

4

MI

根据中华核医学分会《中国核医学现状白皮书(2015)》,截至2015年底,全国SPCT/CT(含SPECT)共723台、PET/CT(含PET)共233台、PET/MR共6台;根据中华核医学分会《2020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SPCT/CT(含SPECT)共903台、PET/CT(含PET)共404台、PET/MR共23台;根据中华核医学分会《2024中国核医学现状报告》,截至2023年底,全国SPCT/CT(含SPECT)1044台,未准确公示PET/CT、PET/MR数量。

总体来说,三个统计有一定矛盾,《中国核医学现状白皮书(2015)》和《2020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的一致性更高,以此为准。

根据医工研习社追踪统计,过去6年(2019年-2024年),我国累计新增PET/CT(含PET)约850台,新增PET/MR约100台。根据《“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规划PET/CT(含PET) 1667台、PET/MR 210台,预计“十四五”分子影像设备配置规划有望完成。

综合考虑2019年前存量、2019年-2024年增量、总报废量(PET/CT、PET/MR平均年限约15年。考虑到MI设备发展历程较短,2015年前PET/CT、PET/MR,到2024年存量剩余率应超过60%,即主要为2010-2014年设备;2015年后均为新设备,到2024年应无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PET/CT(含PET)总保有量约1150台、PET/MR总保有量约120台。

过去3年(2022-2024年),我国SPECT/CT、PET/CT、PET/MR平均增量约130台/年、约120台/年、20台/年,市场容量约10亿元/年、25亿元/年、5亿元/年,即分子影像总市场容量约40亿元/年(以终端中标价为准,并计入民营等非公开数据:结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数据,SPECT/CT、PET/CT、PET/MR民营等非公开数据占比约10%、20%、10%)。

同样的,由于PET/CT一定程度是核医学的未来,预计其需求量还将增大,尤其是在民营领域(随着检查收费降低,民营医疗将在分子影像领域愈发壮大),预计我国PET/CT市场容量还在持续增长

5

Linac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放疗人员和设备基本情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直线加速器(Linac)2021台。

根据医工研习社追踪统计,过去6年(2019年-2024年),我国累计新增直线加速器约1566台。根据《“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规划直线加速器设备1873台,预计“十四五”设备配置规划也有望完成。

综合考虑2019年前存量、2019年-2024年增量、总报废量(直线加速器平均使用年限约15年。2019年前直线加速器,到2024年存量剩余率应超过80%,即主要为2010-2018年设备;2019年后均为新设备,到2024年应无报废),截至2024年底,我国直线加速器总保有量约3395台。

过去3年(2022-2024年),我国直线加速器平均增量约200台/年,市场容量约50亿元/年(以终端中标价为准,并计入民营等非公开数据:结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数据,直线加速器的民营等非公开数据占比不超过5%)。

如今,放射治疗在我国快速增长,但如果只是掀起采购加速器的浪潮,那显然远远不够,因为放射治疗是一项高度依赖设备和人才的系统工程,要标本兼治。

6

概览

在《配置证大调整,带来的利与弊(下):放疗与核医学篇》,医工研习社曾估算,2022年医学影像行业规模约1050亿元(不含牙科影像),其中:CT约300亿元、MR约200亿元、XR约80亿元、DSA约50亿元、C-arm约20亿元、SPECT/CT约7亿元、PET/CT约40亿元、PET/MR约8亿元、LA约75亿元、US约250亿元。

(原)乙类设备市场统计汇总(原创)

如今,对这一系列数字进行修正:2024年医学影像行业规模近1100亿元(不含牙科影像),其中:CT约330亿元、MR约220亿元、XR(含DR、移动DR、胃肠机、乳腺机、C形臂)约110亿元、DSA约100亿元、MI(含SPECT/CT、PET/CT、PET/MR)约40亿元、Linac约50亿元、US约250亿。

不得不说,以医学影像、放射治疗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其“1000亿”市场容量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来源:医工研习社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