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近16亿豪赌越南!SK集团悄然撤退:谁在下一盘大棋?

解读 鹏哥
2025-5-28 17:05 52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盖德视界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近日,丽珠医药发布公告,其境外全资附属公司 LIAN SGP 与 SK、Sunrise 及 KBA 等卖方签署协议,计划以 57308 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 15.87 亿元),收购越南上市公司 Imexpharm Corporation(IMP)64.81% 的股份。图 ...

 近日,丽珠医药发布公告,其境外全资附属公司 LIAN SGP 与 SK、Sunrise 及 KBA 等卖方签署协议,计划以 57308 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 15.87 亿元),收购越南上市公司 Imexpharm Corporation(IMP)64.81% 的股份。

图源:丽珠医药官网

丽珠为何选择IMP?

Guide View

公告指出,基于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的3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计算得出,IMP市值约2.69亿美元(约合19.37亿元)。本次交易应在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9个月或双方书面商定的更晚日期内完成。

交易完成后,IMP将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附属公司,将支持丽珠集团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在医药领域国际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图源:百度百科

丽珠为何选择IMP?

IMP 作为越南医药行业的佼佼者,具备显著的综合实力。该企业成立于 1977 年,并于 2006 年在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在 2024 年越南十大知名制药公司中位列第三。其业务聚焦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等,与丽珠集团现有业务高度契合。

目前,IMP 在越南拥有 4 家工厂、25 家零售分支机构,抗生素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心脑血管药物市占率排名第五,产品覆盖全国超 80% 的医疗机构。

不仅如此,IMP 的产品还远销中东、非洲等地,同时与 Sandoz Group AG、Pharmascience Inc 等大型制药企业保持合作关系。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 IMP 实现营收 6.96 亿元,净利润 8883.02 万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86 亿元,净利润 2061.44 万元,截至 3 月底净资产达 6.22 亿元,盈利能力表现良好。

丽珠医药此次收购,是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领军企业,丽珠产品覆盖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及诊断等多个细分领域。但近年来,公司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减缓的压力,2024年,丽珠集团实现营收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归母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5.50%。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1.81亿元,同比下降1.92%,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4.75%。

不过,海外市场却展现出增长潜力,2024 年海外收入达 17.24 亿元,同比增长 9.69%,占总营收 14.59%,其中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贡献显著。

在此背景下,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丽珠寻找第二增长点、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关键。而东南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创新空间广阔,成为其战略重点。

此前,丽珠已在印尼布局原料药工厂,此次收购 IMP,正是其 “本地化” 出海战略的延续,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医药领域国际化及可持续发展。

SK集团,开启越南大撤退?

Guide View

在丽珠医药拟收购越南 IMP 的交易中,卖方之一的韩国 SK 集团备受瞩目。作为 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强第 92 位的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此次股权出让背后,或暗藏其在越南市场的战略调整。

图源:SK集团官网

据悉,SK Investment 预计从此次交易中获得超 4.21 万亿越南盾(1.622 亿美元)融资,Sunrise Kim 和 KBA Investment 也将分别入账 8625 亿越南盾(3320 万美元)和 6520 亿越南盾(2510 万美元)。

回溯 SK 集团在越南的投资历程,其于 2020 年从 Dragon Capital 等机构投资者手中收购股份,一跃成为 Imexpharm 最大股东,并逐步将持股比例提升至近 65%。然而,彭博社 2024 年底报道显示,SK 集团考虑剥离在 Imexpharm 的全部股份,这一决策或为其投资组合审查的重要环节。

事实上,SK 集团在越南的资产减持早有迹象,此前已计划出售越南最大企业集团 Vingroup 约 5086 万股股票,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降至 4.72%,不再具备大股东地位,并预计产生约 5081 亿越南盾(2003 万美元)收入。

此外,SK 集团在越南的投资还涉及 Masan Group 9.5% 的股份、Pharmacity 14.5% 的股份、VinCommerce 16.3% 的股份,以及马来西亚 BigPay 的部分股权。但自 2022 年起,便有消息称其考虑出售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部分资产,以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从 SK 集团自身业务布局来看,其在生物及制药领域已构建起涵盖研发、生产(CDMO)、市场拓展及战略投资的完整产业链。

旗下 SK pharmteco(CDMO企业) 在美国、欧洲和韩国设有生产与研发设施,为全球生物制药行业提供从活性药物成分(API)、中间体到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等全链条服务。在细胞和基因治疗赛道,SK pharmteco 通过 2021 年收购 Yposkesi 70% 股份,获得病毒载体生产平台;2022 - 2023 年对 CBM 从入股到控股,掌握基因细胞治疗药物核心生产技术。

图源:Yposkesi 官网

市场拓展方面,SK Bioscience 将抗癫痫药物 XCOPRI® 成功商业化;SK 化学与阿斯利康在新冠疫苗、降糖药物等领域长期合作。

在东南亚,SK 生物制药与泰国 GPO 合作,计划转让流感疫苗生产技术,推动本地生产。

这些动作表明,SK 集团正将投资重心向更具潜力的区域和业务倾斜。

SK 集团在越南市场的战略收缩,本质上是全球大型企业集团投资逻辑转变的缩影。随着间接投资模式优势不再,医药市场竞争格局重塑,以 “本地化” 为核心策略的中国大型药企迎来发展机遇。

以往,中国药企多聚焦欧美市场,如今,随着 SK 集团等外资企业调整东南亚布局,这片市场或将成为中韩药企直接竞争的新战场。未来,双方在产品研发、市场份额、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博弈,将深刻影响东南亚医药行业格局。

“出海”加速:CXO企业与中国药企的全球化新布局

Guide View

东南亚崛起:药企“出海”下半场的关键战场

在全球医药市场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欧美市场虽仍具吸引力,但伴随政策监管趋严、竞争白热化,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逐渐成为药企战略拓展的重要方向。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凭借自身市场潜力,成为医药企业出海下半场的关键布局点。其中,东南亚市场因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空白领域众多、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常被视作 “二十年前的中国”,成为众多药企争相布局的热土。

众多 CXO 企业纷纷加速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临床 CRO 龙头泰格医药,已着手组建本土人才队伍,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与本土化团队,深度融入当地市场。

新加坡作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门户,在 2022 年吸引了药明康德、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等企业纷纷落子,或投资建厂扩大产能,或设立研发、商业总部,以提升区域影响力。

2023 年,康龙化成投资参股新加坡合资公司 Rxilient Biohub Pte.Ltd.,并与合作方共同追加 2000 万美元投资,旨在增强东南亚制剂 CDMO 服务能力,完善产业链布局。

图源:康龙化成官网

丽珠集团对越南上市公司 Imexpharm Corporation 的收购,更是为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医药领域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并购提速:中国医药资本走向国际的多元路径

A 股医药企业的 “出海” 收购动作频繁。

2022 年 6 月下旬,中国生物制药以每股 7.12 美元的价格,斥资 1.61 亿美元(约合 10.8 亿元人民币)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F-star Therapeutics,成功获得后者专有的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充实自身创新研发实力。

同年,康龙化成宣布收购 Recipharm 旗下的 Aesica 药业,其位于英国纽卡斯尔的生产基地可提供中试至吨级商业化规模的 cGMP 原料药生产服务,且已通过多家监管机构认证。此次收购,使康龙化成获得关键原料药生产基地,并与英国霍兹登的工艺开发、早期 cGMP 原料药生产团队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端到端的化学与生产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21 年 3 月,康龙化成便以 1.187 亿美元现金收购艾伯维公司旗下位于英国利物浦的 Allergan Biologics,收获先进生物药生产基地。

同样在 2022 年,凯莱英医药集团虽曾计划以约 5794 万美元收购美国化学技术公司 Snapdragon Chemistry, Inc.,但最终收购计划终止。值得一提的是,凯莱英并未停下国际化步伐,2022 年 12 月在马萨诸塞州沃本开设新工厂 Asymchem Boston,专注早期研发服务,并重金接手辉瑞前工厂,积极探索欧洲市场布局。

医药行业并购热持续升温,背后是政策、市场与企业战略多重驱动。在国家药改背景下,药企并购目的日益多元,既涵盖技术、产品补强,也着眼于产业链延伸与国际拓展。

上市企业为突破增长瓶颈,常以并购方式扩充管线、获取渠道、提升竞争力,从而寻找新增量、稳市值。随着“以药养医”终结、药代行为规范,行业从“营销为王”转向“产品为本”,具备高临床价值的品种成为焦点。相较创新研发,并购已成为药企迅速布局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

结语

Guide View

从丽珠收购 IMP 的战略布局,到 SK 集团的越南市场收缩和众多 CXO 企业与药企的出海实践,可见东南亚医药市场正经历格局重构。中国药企以 “本地化” 为核心的出海策略渐显成效,而国际资本的战略调整则为本土企业腾出空间。未来,随着更多中国药企加速国际化,东南亚市场或将成为全球医药竞争的新焦点,推动行业向更深度的全球化与专业化演进。

来源:盖德视界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