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批量破产潮中,又一家医疗集团,即将IPO!

解读 鹏哥
2025-5-23 15:07 10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健康凯歌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佰泽医疗集团(以下简称“佰泽医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佰泽医疗拟发行不超过2.4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获得备案通知书是企业境外上市的前置条件 ...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佰泽医疗集团(以下简称“佰泽医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佰泽医疗拟发行不超过2.4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获得备案通知书是企业境外上市的前置条件,这意味着企业距离成功上市又近一步。若无意外情况,企业一般会在一年内完成上市。

此前,即2024年4月,佰泽医疗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失效后又于2024年12月二次递表,招银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佰泽医疗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的集团,而在肿瘤赛道,已经跑出了多家上市医疗集团。海吉亚医疗凭借连锁化运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美中嘉和以专业的医疗服务体系成功上市,盈康生命依托大健康平台持续拓展业务版图。在这片市场中,佰泽医疗又有怎样的竞争优势?

港股冲刺

佰泽医疗集团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主要从事投资及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肿瘤医疗集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所有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中,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有医院的肿瘤服务收入计,佰泽医疗排名第四,相应的市场占有率为0.6%;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早癌筛查中心数目计,佰泽医疗排名第一;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胃肠镜检查病例数计,佰泽医疗排名第一。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佰泽医疗主要通过收购股权及管理权的方式扩张,先后在北京、天津、安徽省、山西省及河南省运营和管理八家医院。其中包括6家自有医院和2家托管医院。

6家自有医院分别是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天津石氏医院、天津南开济兴医院、太原和平医院(三级)、合肥佰惠医院和武陟济民医院(三级);2家托管医院分别是黄山首康医院(三级)和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佰泽医疗官网

在佰泽医疗的医疗版图中,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处于顶层,作为佰泽医院的旗舰医院,定位高端。2018年6月,即佰泽医疗成立后一年就收购了北京京西肿瘤医院,至此,公司开始实际开展业务。

据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官网,该医院于2013年开业运营,背后资本除了佰泽医疗外,还包括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在学术和专科方面,北京京西肿瘤医院还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北京抗癌协会。

佰泽医疗收购了北京京西肿瘤医院之后,依托其学科优势(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才先后收购及/或托管了目前的其余7家医院。

目前,佰泽医疗的业务专注于为肿瘤患者以及包括肿瘤患者家属在内的肿瘤高危人群提供癌症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康复等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佰泽医疗的所有六家自有医院和黄山首康医院均成立了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早癌筛查中心或早癌筛查与评估中心,将早癌筛查标准在基层应用和推广,以提供早癌筛查及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连续医疗服务。

佰泽医疗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自有的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管理及运营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及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

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是佰泽医疗的核心业务。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及截至2024年上半年,佰泽医疗提供肿瘤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77.1百万元、242.7百万元、345百万元及215.2百万元,分别占同期医院业务总收入的56.3%、39.3%、42.4%及47.3%。

佰泽医疗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但是亏损额在逐年收窄。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佰泽医疗收入分别为4.62亿元、8.03亿元、10.72亿元及5.7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195.5万、7551.5万、2440.6万元及734万元。

民营肿瘤医院竞争图谱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专科赛道已成为医疗健康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8年至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9%;中国癌症死亡病例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0万例,死亡病例约290万例,分别占全球新发与死亡病例的约23.8%及27.4%,中国已成为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第一大国。

肿瘤医疗服务虽是民营医院行业的一个细分赛道,却也吸引了不少资本涌入。中国的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按照收入计算)由2018年的约29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约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6.2%,且预计将由2022年的约53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约1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9.8%。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民营肿瘤医院赛道已经跑出多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助推下,中国民营肿瘤医院赛道已形成多层次竞争格局。既有海吉亚医疗通过“设备下沉+区域连锁”抢占二三线市场,美中嘉和押注质子刀等高端设备争夺北上广高净值人群,也有盈康生命借并购整合区域医疗资源。

其中,海吉亚医疗自2009年收购伽玛星科技进入肿瘤医疗行业后,便聚焦于三线城市及更落后的县市,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路线。

在扩张策略上,海吉亚采用收购为主、自建为辅的方式。自建医院不仅筹建速度快,开始建设后最快17个月内即可营运,且开业后3至9个月内便能盈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6月,海吉亚在港交所上市,号称“中国最大的肿瘤医疗集团”。资本赋能后,海吉亚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2024年末,海吉亚已经管理或经营十六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遍布中国八个省的十三个城市。这种下沉式布局精准切入了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填补了当地肿瘤诊疗服务的空白,既满足了基层患者迫切的就医需求,又有效避开了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

受到核心医院业务推动,海吉亚在2024年实现营收44.46亿元,同比增长9.1%,同时录得净利润5.98亿元,同比下降12.6%。

和海吉亚下沉市场不同,美中嘉和定位高端。美中嘉和成立于2008年,是民营肿瘤医院中较早谋求上市的公司。2016年,美中嘉和曾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摘牌退出后,又多次谋求港交所IPO。2024年1月,美中嘉和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据美中嘉和官网介绍,在肿瘤医疗服务方面,其在中国拥有8家自有医疗机构,包括3家肿瘤医院、2家诊所、1家门诊部、1家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1家互联网医院,数量在中国社会办肿瘤医疗集团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吉亚医疗。

在区域布局上,美中嘉和选择在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区域布局医疗机构,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旺盛。

同时,美中嘉和作为国内少有的拥有质子治疗系统的国际化高端肿瘤医疗服务集团,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治疗系统于2024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区域空白。

盈康生命则背靠海尔集团,采用医院+生态+平台的医院经营模式,一方面,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患者体验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竞争力,一方面积极推进服务到家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建设,构筑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在医疗服务领域,盈康生命提供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目前,盈康生命经营及管理5家医院。在医疗器械板块,盈康生命围绕肿瘤预/诊/治/康关键场景、关键设备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开展布局,产品从肿瘤治疗领域向前后延伸,主要覆盖放射治疗、生命支持、影像增强、慢病治疗四大应用场景。

多家医院破产背后的行业困局

然而,民营肿瘤医院想要运营好也并非易事。

近年来已有多家肿瘤专科医院接连陷入生存危机。比如今年1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宣告医院已全面停工停产,且严重资不抵债。该医院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总投资额高达30亿元,设计床位达1700张。

更早之前,六安市肿瘤医院因经营不善在去年11月宣告破产,其价值近3亿元的医疗资产被首次公开拍卖,但最终因无人出价流拍。二次拍卖将起拍价调整至2.39亿元,较此前降低6000万元,仍无人接手。

因庞大且需求强劲的患者群体,肿瘤赛道一直被视为医疗服务领域的“香饽饽”。尽管肿瘤被划分至专科领域,但是肿瘤诊疗却并非单一科室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医疗能力,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储备、设备投入、运营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

因此,肿瘤专科医院的前期投入巨大。2024年,美中嘉和实现收入3.88亿元,同比减少27.91%;净亏损4.85亿元,同比增加13.7%。自2019年至今,美中嘉和已连亏6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而佰泽医疗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期内亏损分别为6196万元、7552万元、2441万元及734万元,累计亏损1.69亿元。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民营肿瘤医院既要在医疗质量上与公立医院竞争,又要在商业逻辑上满足资本回报要求。当公立医院凭借科研平台与财政补贴吸引顶尖人才时,民营医院只能以高薪“挖角”,进一步推高成本;当政策要求控制医疗费用增速时,民营医院试图通过高端服务溢价覆盖成本的路径,又面临患者信任度不足的瓶颈。

另外,佰泽医疗在招股书中披露,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面临两大痛点。一是,与美国相比,中国肿瘤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医疗开支及总医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与美国相比,水平较低;中国肿瘤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优质肿瘤医疗资源,与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大量肿瘤患者之间存在供需矛盾。

二是,承担中国更多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的公立医院,基本以肿瘤治疗为主,对于癌症筛查和肿瘤康复的资源配置存在缺口,“重治疗、轻筛查”和“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较普遍。

同时,这也是民营肿瘤医院突破困局的重要方向。佰泽医疗以早癌筛查为突破口,截至2024年6月30日,旗下六家自有医院和黄山首康医院均成立了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早癌筛查中心或早癌筛查与评估中心。但早筛业务的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大规模筛查需要持续的公众教育和渠道建设,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海吉亚医疗则选择下沉市场差异化竞争,其旗下医院多数为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二级医院,与多数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公立肿瘤医院形成了错位竞争。

然而,海吉亚医疗的下沉市场策略并非无懈可击。尽管避开了与一线城市顶尖公立医院的正面交锋,但在三四线城市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下沉市场,患者的支付能力有限,商业保险覆盖程度较低,大部分患者仍依赖医保支付。当政策要求控制医疗费用增速时,海吉亚通过高端服务溢价覆盖成本的路径难以走通,医院营收增长受限。

站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民营肿瘤医院的未来既不取决于资本的短期追捧,也不依赖政策的单向扶持,而是源于对医疗全周期服务的深度理解。当肿瘤治疗从 “救命” 转向 “健康管理”,当医疗消费从 “必需” 升级为 “品质需求”,民营肿瘤医院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复制公立医院的路径,而在于重新定义肿瘤诊疗的服务边界。

来源:健康凯歌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