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肿瘤NGS“突然”融不到钱了?

解读 鹏哥
2024-4-18 15:15 524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希望这篇出差路上的碎碎念能陪伴大家带薪摸鱼的5-10分钟。——前言算上这个月,进入肿瘤NGS行业已经八年了。眼见着行业从最开始的“遍地是钱”,到有人上市后的“俺也可以”,再到如今的“资本弃儿”,作为亲历者难 ...

 希望这篇出差路上的碎碎念能陪伴大家带薪摸鱼的5-10分钟。

——前言


算上这个月,进入肿瘤NGS行业已经八年了。

眼见着行业从最开始的“遍地是钱”,到有人上市后的“俺也可以”,再到如今的“资本弃儿”,作为亲历者难免唏嘘。

资本弃儿这个词可能有点极端,但不管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现状的确难言乐观。

  • 一级市场上,九哥之前写了一篇2023,资本退潮下,谁拿到了大额融资?,放眼望去,传统的肿瘤NGS领域无一上榜。
  • 二级市场上,退市的泛生子和股价低迷的燃石就不说了,再看近一点,抛开折戟科创的世和不谈,冲刺港股那几家你猜他们为什么迟迟不敲钟?

融不到钱,是公认的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的问题。

大家经常开玩笑,融资困难有两大主因:

1. 资本市场寒冬——投资方没钱了。

2. 都怪燃石——用市值打压了估值。

这两个乍一看都对,但细想似乎又不尽然——都是外因。

有没有内因呢?

这是那个关键的问题——答案的“是”或“否”直接决定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肿瘤NGS行业是暂时融不到钱,还是再也融不到钱了。

PS:今年出来说话的大佬挺多,前有H先生后有X博士,作为小兵我没有那么高的视角。我肯定说的不对,留言区该怼就怼。当个厕所读物,别当真。

01 “狂奔”

肿瘤NGS融资最火热的那几年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点,投资圈还沉浸在被互联网硬控了近10年的回味中。

——“再造一个互联网行业!”

冲,不惜代价的往前冲,拼的就是占领用户心智的速度——赚不赚钱的后面再说。

所以在最初的阶段,投资人对于肿瘤NGS公司的要求是市场份额和增速,与之对应的,是业内公司近乎疯狂的烧钱、扩张、不计代价的“高增长”。

不少人诟病为什么肿瘤NGS行业选择了如此“不健康”的开局方式,理解了这个背景大概就能理解熊磊博士在接受九哥访谈时说的那句话

“一个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公司是第一责任,资本是第二责任。”

“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是不合适的。

与之同理,“用今朝的事讽当年的人”也是不合适的。有自媒体喜欢抛开历史去杂谈洞见:

“ZTMDSB”

但,第一责任人也不是“无辜”的。

比如:为什么大家没有在当时去“反驳”投资方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是“不知道”还是“装糊涂”?

资本当然需要有“愿赌服输”的心态,但行业的玩家们也确实没办法像蔡总那样“理直气壮”

“希望大家理性投资肿瘤NGS,不要赚了钱就叫我x总,亏了钱就叫我x狗”

02 “遇冷”

相比于“投资失败”,更折磨人的是“没有终点”。

所有的投资,天然都对回报有着明确的需求——不仅有回报率,还有回报周期。

这么说还是有点生硬,我们换一句通俗点的话:

投资方给钱,是为了让你能快速的结束战斗

是的,“快速的结束战斗”

肿瘤NGS行业轰轰烈烈的打到这个阶段,大家算是看明白了:

单纯的销售额增长并不是胜负手。这么打下去,只要子弹供应不断,就不会有终点。

但资本方的耐心是有限的,正的不行那就反着来。

与其说资本抛弃了肿瘤NGS行业,不如说他们换了个方法来参战

“如果钱不能解决现有问题,那就让没钱成为主要问题”

03 “自救”

环境的变化是最能激发“求生欲望”的。

所幸,最初的烧钱也不能说是完全的“浪费”

——肿瘤NGS的临床接受度确实有了非常大幅的提升,临床获益得到了初步的证实,用户习惯也被初步的培养了出来。

只是,这些都是“行业”的胜利,而非“品牌”的成功。

既然互联网的路走不通,那回归医疗主线就成为了一个选择——也许,也没别的选择。

国内药企的成功路径可能各式各样,但有一个共通的“基础条件”

——拿证+进院

这两个词是不是很眼熟?

是的,肿瘤NGS行业去卷拿证和入院,至少在一开始就不是作为“获胜”的充分条件

——这是自救的必要条件,或者说能够进入下一轮竞争的门票。

九哥给熊磊先生的访谈起了个很吸睛的标题:

这句话只说了一半,所以显得很“夸张”,我个人感觉补上下半句会好很多:

——但没注册证的人没机会等到行业做起来的那一天。

“有的东西,也许没用,但不能没有”

入院同理。

04 “态度”

自救并不会立马缓解融资困难的局面,因为自救只是一个“过程”,还没到“结果”。

但自救是个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本身也是对资本的一种尊重。

我说的不相干的小故事:

——我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但我想这样就算万一被后面的人认出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傻子。

下一次,他们还可能会让我。

“拿证”+“入院”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行业“一锤定音”的胜负手,说实话也并非行业的公司们可以完全决定。

飞行时间只有2小时,就不展开了。

——但还是可以很肯定的说,现如今如果依然有公司没有看清这一点,把希望寄托在“不拿证”“LDT”“院外”等方向上,那么只能说:

“路选错了,今天多走的每一步,都是未来挨揍的理由”

04 “生死”

下面这部分内容非常的不正确,请谨慎阅读

这几天朱啸虎先生的访谈刷屏了,标题很直接

这话说的很热血,我相信行业里不少大佬看完应该又燃起来了“熬过寒冬”的热情。

但,我想说点毒鸡汤。

真实世界中,牌桌上只会有2类人不停的跟你念叨“不下桌就有希望”:

1. 盯着你剩余本金的对家

2. 认为能翻盘的你自己

一方想着翻盘,另一方想赚更多——一个敢说,一个就敢信。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

“每桌麻将都有一个傻子,如果你打了一圈还没发现傻子是谁。那么傻子是谁就很清楚了”

有的时候,下牌桌,也是一种止损和体面。

在资金尚未彻底枯竭前,好好的跟供应商结清尾款,给员工尽可能体面的补偿,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当然,这个行业确实退出途径是单一了点,这又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话题了。



来源: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