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妖股之王”跨界

解读 鹏哥
2025-7-9 15:41 32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医药研究社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九安医疗7月7日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介绍了目前新零售店的在售产品情况。公司称:截至目前,公司新零售业务主要涉及小米专卖店、小米人车家融合店及小鹏汽车店,电子类产品、新能源汽车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九安医疗7月7日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介绍了目前新零售店的在售产品情况。

公司称:截至目前,公司新零售业务主要涉及小米专卖店、小米人车家融合店及小鹏汽车店,电子类产品、新能源汽车等主流产品的销售均有覆盖。

2月12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九安香港拟与小米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小米投资将所持有的iHealth Inc.20%的股权以4591万美元(约合3.35亿人民币)全部转让;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对iHealth Inc.的合并持股比例由80%增加至100%,继续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iHealth是九安医疗海外发展的主要平台,对九安医疗业务发展贡献巨大。疫情期间,美国当地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需求大幅增长。九安所接到的抗原订单达到数百亿元,iHealth净利润贡献超过100亿元。

此前,基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销售爆发,九安医疗有过很明显的“业绩高光”:2022年营收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达到160.3亿元,同比暴涨16倍多。由于业绩狂飙、股价高增,九安医疗也曾被称为“妖股之王”。

不过,相比以往,现阶段公司高增长状态难寻了。财报显示,2024年,九安医疗营收为25.92亿元,同比下降19.77%;净利为16.69亿元,同比增长33%。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滑33.49%;净利2.66亿元,同比增长7.62%。

可以说,随着潮水退去,九安医疗已经展现出更为真实的经营面貌。

据财报,iHealth系列产品(即公司开发的可与智能手机相连的移动互联系列医疗产品及iHealth试剂盒等)是九安医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去年实现营收22.5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86.79%。

可以发现,九安医疗存在一定的业务依赖风险,若相关产品放量受阻明显,公司的增长势头就很难保持。上述问题在近年已愈发明显。

根据财报,2024年iHealth系列产品营收同比下降22.75%。这既受到市场红利收缩、需求断崖式下降的影响,也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带量采购等因素的推动。

就行业竞争而言,虽然九安医疗在IVD市场已经具备不小的声量,但目前国际大牌如欧姆龙以及国产新锐如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已经形成了包围圈,同时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也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切入健康监测领域,九安医疗实际可打开的市场空间是较为有限的。

九安医疗在财报中也强调:“在医疗健康、物联网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公司与大量行业内竞争者同场角逐。如公司产品不能在性能、价格、用户体验上脱颖而出或者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将面临无法收回前期在产品研发投入的风险。”

另外,近年集采的持续落地也让IVD企业走出了平稳增长的“舒适圈”。

有业内人士统计,从2021年安徽试点发光试剂集采开始,到2024年,生化领域的市场规模缩水70亿元,免疫领域的市场规模缩水160亿元。

目前来看,“以价换量”的态势还将持续。据2025年年初合肥网发布的安徽28省集采结果,中选检验试剂平均降幅52.62%,最高降幅为84.25%,预计一年可为联盟省份医疗机构节约试剂采购费用超过100亿元。

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带量采购、医疗反腐……一层层因素叠加下来,改变了IVD企业的经营面。不过,当前九安医疗的业绩表现中其实也有超预期的部分,比如利润仍有向好势头。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受到高毛利产品拉动,控本或不是主因。据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九安医疗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和达到2.0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40.15%,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11%。

费用高增背后,公司或许已经进入新一轮变革周期。

来源:医药研究社、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九安医疗、IVD从业者网等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