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密集公告,传递重要信息

解读 鹏哥
2023-8-17 15:18 478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器械之家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联影医疗发布了上市后第一份股权激励计划。8月15日,联影医疗发布的公告显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00万股限制性股票,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为1595人,约占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7302人的21.84%。同一天,联影 ...



联影医疗发布了上市后第一份股权激励计划。


8月15日,联影医疗发布的公告显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00万股限制性股票,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为1595人,约占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7302人的21.84%。



同一天,联影医疗公告,5.39亿股限售股8月22日起上市流通。



于此同时,公司公告公司部分股东及全体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自愿延长锁定期。


此举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也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01

千亿市值巨头

共享发展成果



联影医疗于2022年8月22日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为科创板当年最大IPO,目前市值已超千亿。


本次激励计划为限制性股票(第二类),4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8.24亿股的0.49%。


作为一家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高端医疗装备公司,联影医疗自2011年成立以来,就不止一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早在公司成立2年后,即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


公司于2013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虚拟股份激励计划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虚拟股权管理办法》。


虚拟股份为激励对象仅能按照其虚拟股份分红比例享有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权利,激励对象不具有股东资格,同时也不进行股份的工商登记。


在虚拟股计划进行4年后,公司于2020年通过了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虚拟股计划转换为员工持股计划阶段,802名虚拟股持有人将其所持的全部6,000万份虚拟股份按照1:1的比例转换为员工持股计划份额。转换完成后,公司不存在尚未转换的虚拟股。


公司起初共设置了6,000万份的虚拟股份,占初始公司注册资本的10%。后经过多轮融资稀释,截至虚拟股计划转换为员工持股计划前,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发行人总股本的8.56%(合计约6,206万股股份)。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市申报前,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共有830名,占2021年底员工总人数的15%。


《2022年股权激励研究报告》


2021年4月,公司代员工持股计划委托证券公司成立资管计划,对员工持股计划份额认购资金进行管理,该等资管计划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通过成立证券公司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使得激励对象通过入伙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从而间接享有相应的权益。


激励对象分别通过5个持股平台,持有上市主体联影医疗的股份。


《2022年股权激励研究报告》


02

股东及董监高等

自愿延长锁定期


8月15日,联影医疗发布《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及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告显示,涉及限售股股东数量为 75 名,限售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 12 个月,该部分限售股股东对应的股份数量为 539,298,976 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 65.43%。现锁定期即将届满,将于 2023 年 8 月 22 日起上市流通。


同日,公司还发布了《关于股东自愿延长锁定期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自愿承诺不减持的公告》,公司全体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为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承诺自2023年8月21日起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所持在IPO前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取得的份额。


此外,公司股东严全良及盛元一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内在价值的认可,承诺自2023年8月21日限售期满之日自愿延长所持IPO前取得股份锁定期6个月。


据了解,此前联影医疗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已承诺自动延长所持IPO前取得的股份锁定期2年,加上公司实际控制人薛敏IPO时的承诺以及员工资管计划18个月封闭运作的约定。


综上,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股份中有近25%的股份将自动延长锁定期。


03

上市后首份年报

国内市场综合排名第一



4月27日晚,联影医疗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8亿,同比增长27.36%,归母净利润16.56亿,同比增长16.86%。


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5.87%,较去年同期增长1.42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占比由上年39.19%增长至42.29%。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亿,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3.30亿,同比增长7.68%。



知名机构IPSOS数据显示,按2022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联影医疗CT、MR、PET/CT、PET/MR及DR产品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



其中CT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40排以下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41-63排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64排-80排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28排和256排及以上的高端和超高端CT市场占有率排名均排名第三。



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3.0T以上MR市场排名第二,在3.0T MR市场排名第三,在1.5T MR及以下超导MR市场排名第二;



在PET/CT及PET/MR产品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公司保持多年均排名第一;



在DR及移动DR产品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RT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


2022年10款产品新获NMPA注册


年报显示,2022年联影医疗共有10款产品在国内新获NMPA注册,包括行业首款5.0T全身成像高场磁共振uMR Jupiter、行业首款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 uAngio 960、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系统uMI Panorama等,其中上述前两款产品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获批上市。


uMR Jupiter



据联影医疗介绍,5.0T全身成像高场磁共振uMR Jupiter,搭载了uAIFI Technology技术平台,凝聚多项全球首创核心技术,全链条革新磁共振硬件、软件设计,实现系统性能、扫描智能化、成像速度与信噪比的大幅提升,同时赋予患者更舒适的检查体验,开启磁共振“类脑”时代。


uAngio 960


据联影医疗介绍,作为行业首款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uAngio 960采用uSpace数字孪生这一行业首创智能交互技术,以卓越的图像质量和神经、心脏、肿瘤等临床应用群,实现智能、精准服务多学科多专业微创诊疗。



同时,新一代机械臂微创手术系统,以精巧的结构设计无形融入传统外科手术环境,提供强大多模影像融合和引导,并对外科环境“零”干扰;拥有更大C臂开口、能够实现更苛刻的成角成像;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数字化、信息化、多模态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融合下,引领复合手术室进化到崭新时代,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临床探索创新。


uMI Panorama


据联影医疗介绍,uMI Panorama基于联影医疗uExcel 技术平台重磅打造,承接该平台所有革新性软硬件技术,搭载业界首款高端医学影像专用“中国芯”,实现了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灵敏度和轴向视野的全维性能突破,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并首次实现了短轴系统的“类2米”全身高清显像。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向市场推出90多款高性能产品,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并持续推进诊疗一体化布局,其中39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37款产品通过FDA认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除设备之外,还有多款软件产品获证推向市场,数十款高级应用覆盖全身各部位,助力精准高效诊断。


——


在上市近一周年之际,联影医疗发布了上市后第一份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同时公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自愿延长锁定期,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人才的注重,也表现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那么,在联影医疗上下一致的奋斗下,未来公司还将实现怎样的增长?我们将持续关注。





END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