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三年间,核酸检测行业创造了不少利润“神话”,一些企业在这几年挣得盆满钵满,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检测业务成功上市了。核酸检测三年创收嘎然而止后是应收账款的增加,新年要旧账,便是困扰在各个IVD企业上的一 ...
这三年间,核酸检测行业创造了不少利润“神话”,一些企业在这几年挣得盆满钵满,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检测业务成功上市了。核酸检测三年创收 据早先媒体报道,达安基因半年左右时间已同四家检验机构对簿公堂,案由都是买卖合同纠纷。核酸检测企业打官司讨债一度冲上热搜! 新冠疫情,带来了不少IVD企业的检测红利,也带来了检测结束后的一地鸡毛。不仅是国内、国外的IVD企业,因为疫情的结束,导致业绩大跌、裁员、破产的比比皆是。 新年要旧账,便是困扰在各个IVD企业上的一件大事。 从链条上讲,IVD生产企业欠上游原料供应商的,商贸公司或检验所欠生产企业的,医院或政府欠医检所的。 前面环节,协商不成还可以打官司解决,和政府采购及医院之间,很多企业就只能加强催收了。 IVD生产型的代表企业,比如达安、明德等,因为合同纠纷,把供应商告上法庭的真不少,企查查一搜就能看到。 达安基因截止到3季度应收账款有24.8亿,涉诉案件较多: 明德生物截止到3季度应收账款15.6亿元,涉诉案件: 但第三方检测公司,涉及的合同诉讼案件较少,但也背着不小的应收账款压力。 迪安诊断应收账款93.9亿。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92亿元,同比下降3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亿元,同比下降78.13%。 金域医学应收账款60.3亿。 前三季度,金域医学营收达63.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5.76亿元。其中,常规医学检测服务收入为58.91亿元,同比增长16.65%。 凯普生物应收账款22.5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减少8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88.44%。 华大基因应收账款15.2亿。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43亿元,扣非净利润8653.80万元。 凯普生物要回4.64亿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凯普生物应收账款余额约22.57亿元,较2023年年初减少4.6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由集团高管带队,财务、商务、法务等部门人员组成总部管理队伍,对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16个省区开展了重点管理,通过数据核对、客户走访、函件催收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凯普生物公告截图 据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 272,152.78万元,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与公司收入规模增长和新冠检测业务阶段性大幅增长相匹配。公司主要客户大多为政府和公立医疗机构,信用状况良好,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 迪安诊断要回5.65亿元 迪安诊断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截止至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约为93.9亿元,较2023年年初减少约5.65亿元。 金域医学要回9.87亿元 金域医学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截止至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约为60.38亿元,较2022年年末减少约9.87亿元。 华大基因要回6.87亿元 华大基因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截止至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约为15.26亿元,较2023年年初减少约6.87亿元。 科华生物要回1.57亿元 科华生物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截止至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约为11.44亿元,较2023年年初减少约1.57亿元。 达安基因应收账款40.6亿元 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达安基因的应收账款约为40.6亿元,截止发文尚未公布三季度报。 除以上企业外,还有不少IVD企业手里都攥着千万、上亿的应收账款…… 对于这些IVD企业来说,2023年必然也是催债的一年。不少企业已经计提了数亿元的坏账准备,以上企业还有不少3年以上的欠款,这种要起来估计就很难了。 这个问题在第三方检验服务公司上尤其明显,大都是营收规模大、利润率低,应收账款高。算下来一年做了几亿份核酸检测,可能算完账还是亏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