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比蜜雪冰城还便宜,还能赚钱吗?

解读 鹏哥
2025-11-24 15:30 13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益道价值陪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过去三年,中国疫苗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未曾出现的剧烈震荡。价格快速下探、利润收缩、供给扩张、需求瓶颈、多重政策变化与人口结构变动共同叠加,使整个行业进入一个罕见的“深度竞争周期”。从流感疫苗被“卷”到 5 ...

 过去三年,中国疫苗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未曾出现的剧烈震荡。

价格快速下探、利润收缩、供给扩张、需求瓶颈、多重政策变化与人口结构变动共同叠加,使整个行业进入一个罕见的“深度竞争周期”。

从流感疫苗被“卷”到 5.5 元,到九价 HPV 被迫降价至中位水平,再到带状疱疹疫苗接连“腰斩”,疫苗价格已经接近大众快消品的心理区间。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价格竞争,行业协会都不得不发表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倡议。

价格体系的系统性下移

疫苗为何被卷入“奶茶价”?

01 流感疫苗,成熟赛道被迫进入成本线竞争

流感疫苗是本轮价格战的典型样本。2024—2025 年,国家与各省采购持续强化价格信号,加之头部企业产能扩张,供大于求的结构在多个季度显现。

这带来两个直接后果:

(1)中标价被快速推向成本线附近甚至以下;
(2)企业几乎无法通过产品差异化来维持价格。

典型是某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仅 5.5 元/支。

此价位不仅低于历史平均值,更低于绝大多数企业公开披露的单支生产+质量体系成本预估区间。

三价流感疫苗价格走势对比:

  •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网报道,2024 年 9 月浙江省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为 9.4 元/支。
  • 深圳 2024 年的一个项目中,有竞标价低至 6.5 元/支。
  • 北京等地在 2024 年的一些中标价为 10–11 元/支。

四价流感疫苗:

  • 2024 年 5 月起,国药集团一款四价裂解流感疫苗中标价从 128 元降到 88 元/支。
  • 北京、华兰、科兴等企业在 2024 年跟进降价,其中部分报价降至 78 元/支。

02 当国产能力具备后,HPV价格天花板迅速坍塌

HPV 是过去五年中利润结构最好的品类之一。其高壁垒、高需求与较稳定的议价能力,使其被视为行业的“现金流品种”。

但国产九价 HPV 的上市改变了一切。

  • 2023 年广州 Yilu(医鹿)现场支付价格为 1,331 元/针。
  • 进口九价(默沙东 Gardasil-9)长期自费市场价格接近1,300 元/针。
  • 国产首款九价 HPV(馨可宁 9)在 2025 年定价499 元/支。

国产替代与供给增加共同作用,使 HPV 从“结构性紧缺”转向“结构性竞争”。

与此同时,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这一政策变化进一步挤压了付费疫苗的市场空间,智飞生物代理的HPV疫苗批签发量大幅下降。

2025年上半年,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23.88万支,同比下降76.8%;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更是直接归零。

智飞生物代理的HPV疫苗批签发量:

03 带状疱疹疫苗:蓝海提前变红海

过去行业普遍预期带状疱疹疫苗将形成 100 亿级以上规模市场。然而,几项现实因素使其增长速度显著低于预期:

  • 老龄化带来的潜在人群增长是一条“慢变量”,并非短期爆发
  • 疫苗认知渗透率低于幼儿免疫市场
  • 民众对成人接种意愿受价格影响更大

因此,2025 年以来多个省市价格腰斩、促销频繁,并非偶发,而是供给预期与真实消费能力错配后的自然调整。

04 需求端的结构性压力,儿童主力人群下降

除价格战外,一个更深层的变量是 儿童人口下降导致的接种人群收缩。

近年来批签发数据显示:

  • 多个儿童类常规免疫疫苗签发量增速趋缓
  • 某些品类甚至出现同比下降

在供应端持续扩张的情况下,这种需求端的紧缩会放大竞争压力,使价格快速探底。

行业的“利润挤压带”

营收停滞、费用抬升的双重压力

疫苗行业过去十年的惯性是“规模增长—品种升级—费用可控”
但 2023 年起,这条路径出现显著逆转。

01 营收承压:一半企业增长停滞甚至倒退

2025 年前三季度,A 股疫苗10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仅2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利润下滑背后,不仅是价格下降,更在于产品结构变化:

  1. 曾经占据利润中心的HPV、肺炎、带状疱疹等高毛利品类价格下探;
  2. 成熟型疫苗的新增产能导致供需比进一步扩大;
  3. 成人免疫市场渗透率未达到支撑规模化盈利的水平。

02 费用反向上升,研发与销售成本难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利润承压,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减少。多个头部企业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10家A股疫苗上市企业业绩:

这主要反映两点行业判断:

(1)未来竞争将依赖创新,而不是卷价格;
(2)企业不敢降低研发,否则会在下一轮竞品周期中被淘汰。

与此同时,销售费用也呈上升态势——渠道竞争、市场教育、成人接种推广的复杂性,都使销售费用难以下降。

A股疫苗上市企业疫苗产品毛利率:

在收入端无力上扬的情况下,这种费用刚性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甚至出现:

收入增长 → 毛利下降 → 净利率进一步恶化 的结构性矛盾。

03 行业分层加速,产品线单一的企业压力最大

利润压缩周期会自然推动行业分层:

  1. 多管线、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企业保持一定抗压能力;
  2. 依赖单一爆品的公司则更容易出现业绩“断崖式”下跌;
  3. 新进入者门槛虽高,但卷入价格战后生存难度相当大。
  4. 行业内部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行业修复机制启动

自律与出海成为关键变量

当价格的系统性下探、利润的结构性压缩同时出现,行业开始出现“修复信号”。

01 协会倡议:首次正面回应恶性竞争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 促进疫苗及其相关生物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明确要求:

  1. 禁止低于成本报价
  2. 按“成本+供需”进行定价
  3. 加强质量与创新建设
  4. 对违规单位设立惩戒机制

这意味着行业从过去的被动式竞争转向主动构建新秩序。如果倡议得到落实,将有助于恢复基本的价格底线与市场秩序。

02 企业出海,从“被迫选择”变成“增长逻辑”

国内竞争高压下,国际化能力成为疫苗企业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性模式包括:

  • 成品出口到亚非市场
  • 本地化合作建厂
  • 申请 WHO PQ 认证进入全球采购体系
  • 推动产品在多国同步注册

例如,康泰生物的 23 价肺炎球菌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取得注册后,已经拓展至多国。

类似的国际化路径,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多家企业的重点方向。国际市场正在成为行业新的结构性支撑因素。

总结

疫苗行业现在所经历的并不是一场单一事件,而是一场 系统性的重构周期。


价格战只是表象,其背后是:

供给逻辑改变、需求结构重塑、政策导向调控、行业自律加强与国际化加速 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周期既有挑战,也有机会:

  • 对企业而言,是走向专业化、国际化与创新驱动的窗口期;
  • 对行业而言,是重建底线、重塑生态的关键时刻。

当价格战的尘埃逐渐落定,真正能够留下来的,将是那些 能够穿越周期、具备工艺优势、拥有国际化能力并保持持续创新的企业。

来源:益道价值陪跑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