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禁令,被解除了——前言立冬前夕,因美纳等来了好消息。11月5日17:00,商务部官网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自2025年11月10日起,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 ...
|
纸面禁令,被解除了 ——前言 立冬前夕,因美纳等来了好消息。 11月5日17:00,商务部官网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 自2025年11月10日起,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5号和6号)相关措施。 比较敏感的朋友应该很快就关联上了“6号文件”: “禁止因美纳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 所以,该如何看待因美纳被解除“对华出口禁令”? 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区探讨: 1. 停了“出口禁令”,但“没出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前后对因美纳发过两个公告。 2月4日,4号公告:将因美纳(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月4日,6号公告:禁止因美纳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 此次停止的是6号公告。 也就是说,“出口”的禁令被解除了,但“不可靠实体清单”还是榜上有名。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不禁止出口了,但国内企业如果要与其交易,依然需要申请。 2. 这算是多大的利好? 对因美纳,说实话利好程度一般。 原因很简单: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 高通量测序仪是一门“高价格”的生意,这种价格不菲的买卖,买方对于“确定性”的要求是很高的。 不管是进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还是后面被制裁“禁止出口”,本质上都是打击了确定性。 “这种事情只有0次和1次的差别” 前天收禁令,今天解除,那明天呢?——买家的心里,是难免犯嘀咕的。 在有的选的情况下,人都会倾向于规避不确定性。 更何况,还没出清单。 其实真要说利好,倒是挺利好国内的高通量测序仪企业出海美国的。 毕竟此次停止6号公告的大前提是“为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所以大概率国产高通量测序仪在美国也不会收到相关的制裁。 3. 因美纳还能重新制霸中国市场吗? 基本没可能。 除了前面提到的“心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市场变化。 因美纳之前在国内的霸主地位有其客观因素: 当时的国内市场,大家只有两个选择,选择因美纳,或者放弃NGS。 不得不说,国产品牌是争气的。 高通量测序仪的竞争已经是个明牌的竞争了:成本、速度、准确性。 在这三个维度上,国产品牌诸如华大智造、真迈、赛陆等等都有非常拿得出手的产品。 “更便宜、更快、更准” 不说三个维度“全面超过”,但也不是“全都不如”了。 而历史无数次的证明: 一旦国产品牌能够和进口品牌在性能上拉到同一水平区间,进口被替代就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换句话说: 因美纳丢掉国内市场的霸主地位,其实是必然。 进清单、收禁令,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解除禁令,并不会扭转趋势。 4. 向前看 其实从ILMN的财报来看,ILMN已经在往前看了 ——他们并没有任何预期能够在中国市场重回高通量测序仪的霸主地位。 但对于国内的玩家们,现在绝对没到开香槟的时候。 竞争,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除了“成本/性能”的极致竞争,在传统的DNA测序之外,很多新的战场也被开辟了出来: “多组学、空间生物学、单细胞等等等等” 之前,在高通量测序仪的第一轮竞争上,国产品牌扮演的角色是“知耻而后勇”,是“后来者居上”。 那么这一次,故事会不一样吗? 来源: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