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院后查出梅毒阳性,索赔18万!检验科这个锅该背吗?

解读 鹏哥
2025-10-28 15:37 62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医法汇、数智检验医学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患者齐先生,83岁。因身体虚弱、心慌气短入住县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高血压(3期)、贫血原因待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22*1012/L、血红蛋白37g/L、平均红细胞体积65.1fl、平均红细胞Hb浓度240g/L,为严重贫血。0 ...

 患者齐先生,83岁。因身体虚弱、心慌气短入住县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高血压(3期)、贫血原因待查。

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22*1012/L、血红蛋白37g/L、平均红细胞体积65.1fl、平均红细胞Hb浓度240g/L,为严重贫血。

01.案例经过

齐先生于入院第2天开始连续3天3次输血,全血总计1000毫升(所输血液均由市血站提供,复检合格)。输血前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RPR检查,结果为阴性。

入院第10天,未查出失血原因,医生分析是痔疮出血造成的贫血,建议出院用药保守治疗,遂办理了出院手续。

出院20天后,齐先生因病情出现反复再次入住县医院。入院第2天行梅毒血清学试验RPR检查,结果示弱阳性,复查检查结果仍然示弱阳性。后县医院将齐先生的血液标本送检至市医院,检测梅毒抗体1:1阳性,诊断为“梅毒”。

齐先生认为自己83岁高龄,一生清正严明、洁身自好,县医院的行为给本人及家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县医院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8万余元。

02.法院审理

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认为,患者第一次住院输血前查梅毒抗体(RPR),检测结果为阴性。再次入院后,分别于三次进行梅毒抗体检测(1:1),结果均为弱阳性,不能排除梅毒感染。但是,由于患者梅毒抗体滴度较低,且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易出现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的情况。

医疗过程中,患者输血指征明确,输血过程规范,血液来源为市血站提供,均为合格血液。但由于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在窗口期(2-6周)内无法检出,故输血仍有可能感染,经血传播梅毒。专家意见为齐先生梅毒感染不能排除,但与医方的医疗行为无明确因果关系。

法院审理查明,县医院在其所输血液到了医院以后输入受血者体内之前,不再对所输血液做梅毒感染检查;县医院医护人员将齐先生感染梅毒的信息直接列于公开的护士值班表中;县医院在发现齐先生可能为疑似因输液、输血等引起不良后果时,未能组织医患双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一审法院认为,虽然经鉴定,齐先生梅毒感染不能排除,与医方的医疗行为无明确因果关系,但齐先生是在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引起的梅毒,医疗机构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诊疗行为与齐先生感染梅毒之间不存在过错和因果关系。另外,县医院在具体诊疗行为过程中,未能尽到为齐先生隐私保密的义务。其在发现齐先生可能因输液、输血等引起不良后果后,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的义务,存在过错。酌情判决县医院给付齐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35000元。县医院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03.梅毒假阳性为何总爱纠缠老年人

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生活朴素谨慎、洁身自好、也无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梅毒检查阳性的情况。但这些情况往往都是假阳性,并不是真正的梅毒感染。我们检验人在遇到这类情况时,需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梅毒血清学检测主要检测两类抗体: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和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后者由于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缺乏特异性,除了梅毒感染外,其他一些疾病和生理状况的改变也可能导致体内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这种非特异性反应增加了梅毒检测假阳性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他们可能存在的多种基础疾病和生理变化,这种风险更是被放大。

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率升高,可能是以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基础疾病干扰


老年人是免疫类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丙型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些疾病可使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嗜异性抗体、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进而导致老年人在检测梅毒时会更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2.免疫调节功能下降


由于年龄因素生理功能逐步退化,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上的异常,产生一些清蛋白抗体或一些异常蛋白质而干扰了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

3.共生螺旋体的影响

人体内可能存在与梅毒螺旋体结构相似的共生螺旋体,它们诱导产生的抗体可能与梅毒抗体检测试剂发生交叉反应,造成假阳性。

4.标本处理问题

若血液标本未完全凝固即离心,或离心不彻底,残留的纤维蛋白可能吸附在检测板上,导致吸光率异常升高。此外,标本溶血也可能释放细胞内物质,干扰检测结果。

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都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作为检验人员,应该联合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进行诊断。几种检测方法的联合检测,采用不同的方法学验证,避免化验结果出现假阳性造成误诊的发生。

1.TP+,TPPA+,TRUST+:正在感染梅毒部分晚期梅毒;

2.TP+,TPPA+,TRUST-:极早期梅毒 、既往感染过梅毒、早期梅毒治愈后;

3.TP+,TPPA-,TRUST-:化学发光假阳性;从未感染过梅毒或感染后处于检测“窗口期”。

尽管老年人梅毒化验假阳性率较高,但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者中有一些人确实是梅毒螺旋体感染者。

不能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忽略了老年人梅毒感染的检查,应该进一步结合临床表现和确诊实验来进行综合考量。

来源:医法汇、数智检验医学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