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有点太急了

解读 鹏哥
2025-10-14 16:27 16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泓流Flood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作者 | 李有礼编辑 | 吴玮10月9日晚间,药明康德再次抛出减持公告,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3030万股,套现23.46亿港元。受此影响,10日两家公司股价双双走低,药明康德A股和港股分别下跌7.20%和5.86%,药明合联跌 ...

 

作者 | 李有礼

编辑 | 吴玮

10月9日晚间,药明康德再次抛出减持公告,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3030万股,套现23.46亿港元。

受此影响,10日两家公司股价双双走低,药明康德A股和港股分别下跌7.20%和5.86%,药明合联跌幅为7.29%。

这已是药明康德近一年内第四次大规模减持这家子公司,四次操作累计套现69.5亿港元。单看2025年,药明康德已三次出手减持药明合联,为公司带来超过43亿元的投资净收益。

眼下公司业绩复苏强劲,在手订单持续增长,但仍要持续减持表现不错的子公司,这让市场充满了疑惑。

01

从时间线看,药明康德的减持动作从2024年11月就已开始。当年11月和次年1月,公司先后减持3600万股和5000万股,成交金额合计24.26亿港元。2025年4月,再次减持5080万股,成交金额21.78亿港元。

最新一次减持预计为药明康德2025年税后净利润贡献16.79亿元,占其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一成以上。

这一系列操作发生的背景,是药明康德正走出此前的业绩低谷。2024年,公司营收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归属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1.63%。当时CXO企业的海外业务普遍面临更严格的合规审视,药明康德也未能幸免。

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情况明显改观。公司营收达到208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翻倍,双双创下历史新高。7月底公布半年报后,药明康德还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将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提高到13%-17%。

支撑这轮增长的主要是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境外收入172.6亿元,占总营收超八成。其中美国客户贡献140.3亿元,同比增长38.4%,占比接近七成。

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9.2%。相比之下,中国客户收入约32亿元,仅占15%,还出现5.2%的同比下滑。

这个数据结构一方面说明药明康德全球化布局见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很高。虽然美国第118届国会届满时未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第119届国会目前也没有重启立法流程的迹象,但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存在。

业务层面,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已达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这主要得益于小分子CDMO业务和TIDES业务的后期及商业化项目订单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TIDES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42%,已接近去年全年58亿元的水平。这块业务增长快,跟全球GLP-1药物市场火热有直接关系。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接近300亿美元,礼来的替尔泊肽也超过百亿美元,药明康德作为全球主要多肽类药物服务商之一,承接了市场20%以上的GLP-1项目。

02

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表示,减持所得将用于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和保留人才、强化CRDMO业务模式。这些表述不是空话。今年9月,公司宣布平均涨薪12%,在CXO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用更好的薪酬留住人才确实必要。

据了解,药明康德2025年在新加坡、瑞士、美国特拉华等地的产能扩建项目都在推进,全年预计投入70亿到80亿元。相比之下,公司上半年经营现金流为70.7亿元,虽然现金流状况健康,但考虑到扩张规模,减持套现补充资金也在情理之中。

更深层的变化体现在组织架构调整上,9月初,药明康德发布公告,将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持有的合全药业98.9%股份,全部划转给新设的药明康德医药研发公司。

这个新公司今年6月才成立,主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而合全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药明康德体系内专注CDMO业务的重要子公司,在小分子药物领域有先发优势。

这次调整背后的逻辑在于行业竞争重心的转移,CXO行业正从单纯的产能竞争转向技术和效率的比拼。以前合全与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捆绑在一起,强调的是从研发到生产的一体化服务。

现在拆分后纳入新的研发公司,更强调技术创新驱动,以及针对不同市场的本土化合规运作。这种调整能提升集团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灵活性,也符合当前行业从服务驱动向平台与创新双驱动转型的趋势。

从被减持方药明合联的情况看,虽然股价短期承压,但业务基本面保持强劲。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益27亿元,同比增长62.2%,毛利9.75亿元,同比增长82.2%,毛利率从32.1%提升到36.1%。

药明合联成立于2020年12月,由药明生物与合全药业合资设立,专注抗体偶联药物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服务,202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1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新加坡生产基地已在6月达成机械竣工,预计明年开始GMP生产。

从整体来看,药明康德的连续减持是母公司层面的资本运作。药明系三家上市企业在ADC赛道的协同合作格局不会因此改变。对药明康德来说,减持套现既能改善当期业绩表现,又能为全球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来源:泓流Flood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