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医护编制与收入迎新变化!国家卫健委最新透露:开放6万名编制资源… ...

解读 鹏哥
2025-10-10 16:30 21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华医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导 语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将1000余名优秀编外医务人员和大学生村医纳入编制管理。9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省 ...

 导 语

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将1000余名优秀编外医务人员和大学生村医纳入编制管理。

9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省深化医改的经验做法。

图源:国家卫健委

动态调剂全省事业单位空余编制,

为公立医院盘活6万名存量编制资源

会上,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邢程介绍安徽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完善政策,更好保障“公益性”

为了落实政府办医责任,2025年安徽省财政统筹安排8.2亿元支持公立医院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学人才引育等,卫生健康投入较上年增长13.6%。

创新设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动态调剂全省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为公立医院盘活6万名存量编制资源,覆盖省市县2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一院一策”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6000余名编制;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全省600余人已纳入编制保障。

同时还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020年以来安徽省对省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调减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调增手术、护理、治疗类等项目价格,更加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二是强化管理,更好践行“公益性”

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特别加强对临床科室党的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安徽遴选分级诊疗、对口支援、费用控制、住院患者体验等19个核心指标,评价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运行管理等情况,并将其结果与资金补助、评先评优等挂钩。

搭建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智能审核与穿透式信息化监管体系,2023年以来持续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安徽聚焦30个关键环节和60个重点监测病种,不断规范诊疗行为。

芜湖市:

市属8家公立医院已化解长期债务10亿元,

切实让医院减负、轻装上阵

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在会上介绍芜湖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

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专题会议,研究财政投入、编制保障、薪酬改革等核心任务,协调解决改革难点问题。组建市委深化医改办公室,全市4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党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构建“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三医”联动

由分管副市长统筹推动深化医改工作,建立卫健、医保定期会商制度,聚焦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药集中采购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题协调。推动解决人员入编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公立医院债务化解等28项具体工作,切实破解改革的难点堵点。

三是突出示范带动

示范城市获批以来,近3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9%左右,实施公立医院债务化解行动,市属8家公立医院已化解长期债务10亿元,切实让医院减负、轻装上阵。2022年以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572项,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9.3%提升至37.9%,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

创新薪酬核定方式,将工资总额与医疗服务量、成本控制、公益性指标挂钩,公立医院既能坚持公益属性,又能激发发展活力。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将1000余名优秀编外医务人员和大学生村医纳入编制管理,形成了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招人难、留人难”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

寿县在留人用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委书记孙奇志表示:近年来,寿县探索建立“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的用人机制,打破编制层级限制,推动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下沉至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统筹调配至村卫生室,这样就让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实现共享。

一是建立机制

“县管乡用”采取定编制规模、定基层配置数、定县级医院派遣人数的“三定”模式,推进县级单位人才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服务;“乡聘村用”主要由村卫生室提出用人需求,乡镇卫生院统筹安排人员下沉村卫生室工作。同时要求,县级医疗机构新招聘的执业医师,5年内应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至少1年;此外,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执业医师,在申请副高职称前应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

二是分层选派

寿县从县级医院选派骨干力量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服务期限一般为3年以上,保障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乡镇卫生院公开选聘具备医师或助理医师资质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开展工作。目前县级医院已向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派遣72名专业人员,乡镇卫生院选聘55名编制内人员驻村服务,有效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三是强化激励

寿县对“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人员建立驻点机构和派出机构“双考核”机制,驻点机构侧重考核人员日常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派出机构侧重考核人员诊疗水平和群众评价。考核合格的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都可以享受优先政策,今年以来寿县有25名派驻乡镇卫生院人员和11名派驻村卫生室人员得到了优先的晋级晋升,这就形成“基层锻炼、择优提拔”的良性循环,为群众就医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3年来把近400名博士研究生及高级职称人员

纳入编制管理

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表示:作为省属一流医院,医院聚焦提升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3年来把近400名博士研究生及高级职称人员纳入编制管理。除编制保障向专业技术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外,我们还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是打造高峰学科

医院实施学科建设“登峰计划”,遴选并重点打造普外科、骨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6个高峰学科。依托中国科大,面向海内外招聘高端人才,我们也支持青年骨干到知名机构培训,目前共引育了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人、国家部委重点人才项目入选者有8人。组织重大疾病临床研究攻关,多项关于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提高了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

第二是强化精细管理

医院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薪酬分配,重点向一些高风险、高强度、疑难危重、人才紧缺的科室和人员倾斜,调整医务人员的薪酬结构,注重长期稳定激励。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全面推行DRG的付费改革,实施预住院的管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2024年,在收治更多疑难复杂患者的基础之上,医院的住院次均费用还进一步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至6.07天。

第三是坚持技术创新

医院始终聚焦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领域重大疑难疾病,持续创新医疗技术,每年立项新技术200余项,评选医疗新技术奖近20项,每年实施四级手术近5万台次,占比达到36%。广泛开展微创手术,让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来源:华医网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