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石医学的降本增效神话:省出来的“近盈利”,但故事还好讲吗? ...

解读 鹏哥
2025-9-18 17:00 9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NGS小喇叭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看燃石医学Q2的成绩单,第一眼感觉真不错:营收1.49亿元,同比涨了10%,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元收窄到970万元,一下子减亏91%。经调整EBITDA只亏6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98%。表面看,这全是"效率提升"和"运营优化 ...

 看燃石医学Q2的成绩单,第一眼感觉真不错:营收1.49亿元,同比涨了10%,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元收窄到970万元,一下子减亏91%。经调整EBITDA只亏6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98%。

表面看,这全是"效率提升"和"运营优化"的功劳。但仔细看数据,你会发现亏损收窄主要靠"节流"而不是"开源":运营费用同比下降42%,销售和营销费用降了22%,一般及行政费用更是猛降66%。

01

财务魔术

怎么做到大幅减亏的?

燃石医学Q2最抓眼球的数字就是净亏损同比缩窄91%——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元降到970万元。这减亏幅度确实厉害,但怎么实现的值得琢磨。

仔细看会发现,亏损减少主要靠省钱而不是增收。2025年Q2,公司运营费用1.20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3840万元,降了22%;一般及行政费用3140万元,降了66%

这么狠的成本控制短期有效,但长期可能伤及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肿瘤NGS这行毕竟还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活儿。

回看历史,燃石医学从2022年就开始裁员和控预算。2022年公司减了156名员工,裁员比例达18.36%,其中研发、医学事务、行政部门人员裁员接近20%,销售人员裁了25%。

02

业务基本面

增长动力还是不足

拆开燃石医学的收入结构,能看到一些让人担心的信号:

院内检测收入6250万元,同比增4%,环比增8%。中心实验室检测收入4090万元。药企合作收入成了亮点,达到4520万元,同比猛增68%,环比增22%。

这种收入结构变化说明燃石在调整重心——从传统的实验室业务,转向药企合作。虽然药企合作收入表现抢眼,但也暗示“嗑药上瘾”,原有检测业务增长乏力。

回想2023年,燃石医学曾定下全年收入至少增长20%的目标,但最终没实现。2023年,公司总收入5.37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的5.63亿元反而少了4.58%。

03

现金流状况

还是负的,造血能力不够

到2025年6月30日,燃石医学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共4.55亿元。财报说"财务结构稳健",能为公司"后续的业务运营和高速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但对比Q1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还有4.974亿元。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现金减少了约4240万元。虽然亏损收窄了,但现金流还是负的,离真正能自己造血还有距离。

相比起来,2024年Q3曾是燃石医学的一个亮点,当时公司实现了经营史上首次连续三季度盈利,且盈利规模持续上升。但这种好转似乎没持续下去。

04

行业困局

肿瘤NGS行业的集体难题

燃石医学的现状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肿瘤NGS行业的难处。业内前辈曾调侃这行是"劳动密集型高科技行业":因为劳动密集,所以毛利率低;因为高科技,所以初期不赚钱。

2022-2024年,燃石医学的总收入分别为5.63亿、5.37亿和5.16亿。这些数字说明,公司在解决收入质量问题的同时,并没解决收入增长问题。

行业竞争早已没什么秘密,不存在"show me the money"的奇迹代码,只有踏实的研发、精细的运营、卖力的销售。燃石医学作为曾经的市场领头羊,现在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写在最后

从"亏损收窄"到"持续盈利",从"现金流偶尔转正"到"持续稳定造血",燃石医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需要的不仅是财务数据的短期改善,更是商业模式的根本突破。

降本增效是生存的前提,但不是增长的答案。燃石医学需要向市场证明,它不仅能"省钱",还能真正"赚钱"。

来源:NGS小喇叭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