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近日,一则来自长沙的行政处罚通报在医疗圈掀起巨浪:某非法辅助生殖医疗点被没收违法所得885.5万元,并处以1.3亿元罚款。这一近乎“顶格”的处罚,不仅体现出监管部门对非法行医的零容忍态度, ...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近日,一则来自长沙的行政处罚通报在医疗圈掀起巨浪:某非法辅助生殖医疗点被没收违法所得885.5万元,并处以1.3亿元罚款。 这一近乎“顶格”的处罚,不仅体现出监管部门对非法行医的零容忍态度,也更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民营医疗管理者的心头: 在政策与法律不断收紧的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把“合规”放在了第一位? 01 惊天罚单细节披露,违法代价触目惊心 据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公布的处罚决定书显示,陈某某等四人合伙设立非法医疗点,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非法获利885.5万元。 最终执法部门依法作出如下处罚: 没收全部药品及医疗器械; 没收违法所得885.5万元; 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合计1.33亿元。 几乎同一时间,长沙开福区另一类似案件也被公示:两名违法开展诊疗活动的当事人被罚没合计2686万元。 如此高倍数、高金额的处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 “非法行医”的成本,早已不是“罚点款、关个门”那么简单。 02 为什么这次罚得这么狠?法律条款早已写明 很多人震惊于15倍的罚款幅度,但其实国家早已立法明确。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指出: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 也就是说,只要违法,最低5倍,最高20倍——这次的15倍罚款,还并非“顶格”,却已堪称天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哪怕违法所得极少,法律也同样严厉: 如江苏海安一案例中,陈某因仅非法获利35元,但仍因此前屡罚不改,最终被处以8万元罚款。 03 民营医疗走到今天, “合规”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不少民营机构至今仍存有侥幸心态,认为“先开展、后补证”“边做边报批”是行业“潜规则”。 但在法治不断健全、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这类思维无疑等同于“走在悬崖边跳舞”。 尤其人类辅助生殖、医疗美容、母婴服务等高风险、高关注领域,更是监管重点。 一旦违法,不仅面临巨额罚金,更将彻底失去患者信任、品牌声誉,甚至断送整个机构的未来。 04 院长&投资人必须树立“三道防线” 法律防线:真正理解《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核心法规,建立机构内部合规审查机制; 管理防线:杜绝“以包代管”“放任合作”,严格审核所有合作方、技术人员及项目资质; 道德防线:医疗的本质是信任。民营医院更应珍惜羽翼,坚持长期主义,拒绝短视行为。 这1.3亿,不仅是一次处罚,更是一堂深刻的合规课。 它提醒所有民营医疗的掌舵者: 医疗行业容不得半点侥幸,无论是出于对法律的敬畏,还是对生命的尊重,合规经营才是民营医院最长远的出路。 愿我们都能从别人的教训中,看清自己的路。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