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国务院总理李强亲自主持会议。这项方案直指我国医疗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基层医疗,计划投入8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全国约6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图源 ...
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国务院总理李强亲自主持会议。这项方案直指我国医疗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基层医疗,计划投入8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全国约6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以后老百姓看病不必再挤向大城市三甲医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我国医疗资源“上重下轻”的格局将被彻底打破。 1 方案核心:强基层,惠民生 本次通过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可以概括为“强设施、沉资源、育人才、投资金、优服务”的多管齐下。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要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图源:网络。 这些医共体将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的便捷服务模式,避免重复检查和资源浪费。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做检查,就能得到县级医院的诊断水平,再也不需要小病跑大医院了。 2 投入力度:88亿资金背后的战略布局 2025年,中央财政将统筹约8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此项工程。而在2024年,国家已先行安排了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国家还将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要求地方政府建立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机制,部分地区年度增长率设定在5%至10%。 图源:网络。 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再提高5元,达到105元。这些资金将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 3 五大中心:基层医疗的“五大支柱” 方案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在县域内大力推进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这五大中心包括: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和中心药房(尤其是共享中药房)。 图源:网络。 这就意味着,以后在乡镇卫生院也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检测水平和药品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4 人才战略:让基层医生留得住 基层医疗薄弱的关键之一是人才短缺。针对这一问题,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 1.继续大力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为基层输送紧缺人才。 2.落实“乡聘村用”管理模式,保障村医待遇,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稳定人才队伍。 3.改革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总之,国家这次是下了决心,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在政策已经出台,资金已经到位,变化即将发生。 来源:医疗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