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涨200%,希森美康中国销量大跌?

解读 鹏哥
2025-8-13 17:09 33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益道价值陪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8月6日,希森美康(Sysmex)发布了2026 财年第一季度(2025 年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财报:合并净销售额为 1,057.31 亿日元,同比下降 5.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 45.53 亿日元,同比大跌 58.7%。海外销售比 ...

 8月6日,希森美康(Sysmex)发布了2026 财年第一季度(2025 年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财报:合并净销售额为 1,057.31 亿日元,同比下降 5.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 45.53 亿日元,同比大跌 58.7%

  • 海外销售比例上升至89.6%,仅小幅改善1.9个百分点
  • 地区表现分化严重:EMEA小幅增长0.4%、美洲下滑4%、亚太(不含中国)下跌1.7%,日本市场承压最重,同比下降近20%

其中,中国区销售额 172.35 亿日元,同比下滑 11.5%,成为公司全球表现最为疲软的区域之一,这表明中国市场对国际 IVD 品牌已难以持续提供增长动力。与此同时,虽然净利润同比近两倍增长(营业利润上涨 199.9%

但净利润主因是济南工厂产能提高带来成本改善、本地化与费用控制见效。可见,收入端的持续下滑逻辑在于市场需求的萎缩,而利润端短期改善靠结构优化支撑,增长并不稳固。

收入端的大幅下滑,已经显露出中国 IVD 市场需求收缩的现实: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试剂,面临的是量的明显下滑,而非结构性调整后自我修复的稳定恢复。

结构性需求萎缩不可逆

进口品牌面临滞涨

这一“冰火两重天”的业绩反差,不是偶然。

收入下滑正发生在政策层面主推“最少够用”“应拆尽拆”、以及检验结果互认等规范性要求深入实施的背景下。

  • 2025 年 4 月起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和疾控局联合发布通知推行“拆项目”政策,多个省市(如浙江)要求“应拆尽拆”
  • 全国已有 24 个省份落地检验互认标准,重复量暴跌。

这些政策削弱了重复检测、集单采购集中度提高,整体市场向存量竞争迅速转变,使得传统以增量驱动的进口商倍感压力。

而对于依赖血液学仪器和相关试剂的国际品牌,这一政策冲击导致的结构性调整,今年的中国区业绩承压则显得必然。

结合当前形势,不得不发出警示:中国 IVD 市场已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结构性调整为主导的新阶段。

政策导向下,“最少够用”原则成为机构检查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检验量快速回落,原本依赖体外诊断增量渗透进口产品的路径被打断。

再加上全国统一的大样本互认,重复检测尤其是进口品牌之间的交叉重复将大幅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口品牌不仅要面对销售量下滑,更需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与汇率风险——如本季度希森美康全球研发费用虽下降 12.9%,但销售及行政开支却增长 6–7%,显现利润空间被挤压。

可以说,这一行业“大变局”倒逼进口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中国市场战略。

产业链本地化成必然选择

面对进口品牌受压、本地收入锐减,国内 IVD 企业迎来了“破局机会”。

我国政策层面对国产替代的倾斜已开始显现:如“最少够用+集采大数据+结果互认”机制,提升了国产品牌在性价比、服务响应、配套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比进口品牌,国产 IVD 厂商更容易以更低成本实现生产本地化,更快响应临床需求变化,也更熟悉政策执行节奏。

例如济南工厂为希森美康带来利润提升,但毕竟流程和产能仍受限于进口产业链。国产品牌若能深耕本地制造、强化服务网络、优化 R&D,则在同等市场需求下降中更能抢占“存量”市场。

从长远看,国产企业在仪器系统、试剂本地化开发、耗材配套上的突破,将成为替代进口路径上的核心载体。

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下,国产品牌可以借助集采与区域互认优势,更灵活提供套餐解决方案、定制化服务和区域联动支撑。

国产品牌如何在收缩中逆势突围?

1. 聚焦中低端市场与二三线城市

政策落实的区域分层效果显著,二三线城市的集采频率相对较低,检测需求仍有区域性波动。国产厂商可从这些区域入手,通过“降本增效+精准营销”深耕存量市场,迅速积累临床覆盖率。

2. 打造柔性研发+数字平台

集采模式要求批量低价,但频次更高,可转向以试剂耗材与服务绑定器械销售。国内厂商可借助数字医疗技术打造远程升级、云端质控等平台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3. 强调服务响应与价格优势

无进口关税、运输、汇率波动等成本负担,国产品牌具备天然价格弹性。再加上快速响应的售后服务与配件系统,可在客户痛点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4. 联合临床用户建立本地化样本库

进口品牌多依赖非中国样本进行研发验证,而国产企业可以在本地建立样本数据集,提升产品有效性、适配性,在快速审批及临床推广上形成壁垒。

5.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国产品牌可借助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创新基金、产业园区等资源,推动产能扩张和临床注册;与此同时,也可通过资本助力加速并购、平台整合,实现规模化扩张。

市场回归理性,国产替代迎风破浪

希森美康 Q1 财报已无可回避地暴露出:在结构性政策变革和宏观环境收缩下,中国 IVD 市场已不再是进口品牌可以稳定依赖的增长点。

销售额断崖式下滑已告诉行业:结构调整正在深入,若不未雨绸缪,连龙头也难免颓势。

但这片“不增量”的市场并非没有机会:恰恰因为进口品牌承压,本地国产品牌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本地化服务与政策资源,更能在存量中筛选增长点。

那些能准确捕捉新政策节奏、灵活调整产品策略、深耕服务品质与临床验证的国产企业,将有望在“结构性衰退”中逆势突起,成为下一轮增长的新引擎。

对于 IVD 企业与经销商而言,现在是时候重估“国产替代”路径,联动临床、资本及政策赋能,共同为本土产业争取一个更稳健的发展未来。

来源:益道价值陪跑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