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现代化的战争的模式已经不是粮草先行的年代了。战点转瞬即逝,要根据时机迅速配给资源。所以前线的声音非常重要。我写的文章,真实有趣,一家之言各位随便看看。PART 1炒冷饭医疗问,今天新闻又在炒宗老爷子的有 ...
如今现代化的战争的模式已经不是粮草先行的年代了。 战点转瞬即逝,要根据时机迅速配给资源。 所以前线的声音非常重要。 我写的文章,真实有趣,一家之言各位随便看看。 PART 1 炒冷饭 医疗问,今天新闻又在炒宗老爷子的有几个孩子,列家谱之类的内容,感觉好像已经不是新闻了。 赶紧进入到下一阶段不是挺好的,炒冷饭什么意思。 安迪说,官方的新闻版面是给有需要的人,有资源的人用的,具体的你自己体会吧。 我们说说为什么感觉是在炒冷饭。 大概率是新闻接收的渠道非常多,有官媒,有短视频,有朋友八卦,只要能传播都是会利用起来的。 所以说操盘手,或者背后的利益集团,想让你看到的,就会花大力气,大价钱,去营造气氛,去造势。 你如果觉得不想接受这些信息,关闭新闻,卸载软件,尽可能的远离新闻源。 操盘手就没有办法了吗,还有很多的。 所以说,在接触新闻之前,内心有一个判断,可以理解传播者背后的目的和逻辑。 医疗说,现在接触一些信息,确实在思考背后的一些逻辑。 比如今天有一个新闻大意是医美市场,冰火两重天。 连续审批七张证,然后有的机构又因为违规操作罚了款。我 是要健康有序发展医美机构吗,好像也不是,现在公立医院整形医美科发展的特别好。 比传统医疗,严肃医疗热闹太多。 而且投入都特别大,什么水光,光电类的,大的热玛吉,什么超声刀,超声炮。 全部要佩奇,而且预算充足。 安迪说,任何一个投入,都是要看长期回报的,尤其是公立医院这样特殊的存在。 公立因为Y保查收费,合规化,规范化,所以营收下降的很厉害。 实验室检验也在整顿,所以说,盈利的部门不多了。 整形医美科还是一方净土,借公立医院背书,单独一块区域做消费医疗,做业务增长。 也算是一种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长,人们对美的追求,这是非常大的市场。 那为什么之前没有开起来呢,主要是 现在情况不是很好,需要新的第二增长极,利润增长点,不占Y保的,又合规的项目,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 如果你有机会从传统医疗往消费医疗转,还是有很多赚钱的机会的。 既然有这个市场,而且都是自费的,那公立的场地就是背书,有合理的利润,增加营收。 公立医院也是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的,而且现在上来的中层干部也都很年轻,对他们也是很好的机会。 PART 2 消费医疗与严肃医疗 医疗问,那既然是消费医疗,放在公立医院这样的严肃医疗场所,会不会水土不服啊。 传统观念公立医院就是治病救人动刀子的地方,搞上医美了,会不会受限制啊。 安迪说,讲一句比较土的话,当你可以吃饱穿暖的时候,你会追求什么。 是牌子,是材质,是色彩搭配,可能还有私人定制。 一旦开始饿肚子了,那情况就反转了,要的是活下来,是盈利,是可以给员工发工资。 所以不需要在意那些细枝末节,什么公立的名头会被搞坏掉啊,消费医疗跟严肃医疗水土不服啊。 都是扯淡,吃不上饭了,还在那里扭扭捏捏,活该要饿死的。 回到消费医疗领域,之前是一片蓝海,以机构和非公医疗为主,主要集中在一些疑难杂症,妇科,男科,性病之类的。 所谓难言之隐,大概率都能找到。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美的需求就变的旺盛,但是公立医院又非常忙,营业收入又还可以。 这就给了机构发展的空间,暴利,非行货,客诉,等等问题一直都存在,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又类似的问题。 去年在酒店吃早饭,看到北京一家牛的皮肤科医院就在报导公立医院的操作是如何规范的。 私立医院因为资质不符合要求,执业资格不符合要求等等,乱想丛生。 是在新闻频道,讲了好几个小时,大概就能判断,后续要对医美机构进行整顿了,公立医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医疗说,你的判断非常准的,现在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康复科、体重管理科都在筹备。 看这些科室都是可以归到消费医疗领域的,都是新科室。 安迪说,是的新科室,新领域,而且还是消费医疗,政策允许,限制较少,能给医院带来额外的营收。 求美者、科室、院方三方都满意,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新的趋势,有没有发现最近注射司美格鲁肽类似药物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家里亲戚,都说有打这个针。 目的是为了瘦身减重,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需要控制体重的,处方量还是挺大的。 这就是一个小趋势,从大健康的理念,转向微观,之前是只要锻炼就会健康。 现在是控制体重会更健康,无论是外表还是减缓基础疾病的困扰都有相应的作用。 从这些迹象来看,消费医疗领域会迎来新的发展,是正在进行时。 医疗说,现在医美的厂家也感觉对于公立医院的业务,价格都太透明了,想多做个几万几十万都太难了。 除非产品非常新,技术非常好,这样会有绝对的议价能力,其他的比如水光,基础光电类的产品,都烂大街了。 只要是个厂家都会生产,水光就是入门级的产品。 安迪说,我之前对医美的理解就是垫鼻子,打玻尿酸,隆胸之类的,后来发现我浅薄了。 光皮肤就有太多的产品,太多的概念,是注射还是光电就分两派,还有加什么产品,七七八八的。 不得不承认,隔行如隔山。 PART 3 开脑洞加入医美发展大军 医疗问,那如果我想从严肃医疗转到消费医疗,是不是要先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找一家公司沉淀几年。 然后成为领域的专家,叱诧风云。 安迪说,哎哥们醒醒,是不是还要迎娶白富美啊,医美领域的专家,是要靠包装的。 我们承认确实有技术好的。 但这个就跟卖油翁一样,无他手熟而,要天天练,天天手术,才能保持状态。 医美的项目跟外科大手术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熟练的技术,没有一直在临床做手术,手会生的。 真的想要涉足医美,是要学下基本的常识,比如什么是微整,不同术式对应不同的问题。 光电类的设备什么波段打什么样的斑之类的。 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变现,是靠产品,还是靠服务,产品的特性是具体,可衡量价值。 但是服务就很难定价,有没有现成的模式套用到公立医院,大概率是有的。 还有就是合规性,民营机构有直客和渠道之分,那公立医院现在是如何解决这类的求美者区分。 有没有跟渠道或者美容院合作,需不需要合作,合作模式又是,需要创新的点还是很多的。 你要是想介入到医美这个赛道里,而且看好这个大类,是可以选择一个切入点参与到科室的建设,做好服务。 有了一家的经验,后续的项目就很好开展了。 设备买过来,如何运营,要人吧。 闲置了怎么办,有没有可能像牙科一样承包给个人或者公司,也是可以的啊,检验科打包模式就是这样啊。 还有没有其他的玩法。 可不可以租赁仪器,也是可以的,人不够了是不是可以其他地方调人过来。 一切都为了求美者,那这个生意就转的起来。 看着各种高端设备都配齐了,没有人来做项目那还是很尴尬的。 医疗说,我是想从产品来介入,水光仪、光电类的仪器先开始。 后续再用手里的资源,去办一些培训班,请外面的医生过来做手术,或者在获客端做一些功课。 哪一环都是需要人来做的。 安迪说,从产品入手是非常好的策略,毕竟看得到摸得着,后续再深入合作,做单价更高的设备。 或者把科室运营接过来,保证一年多少的营业额,就会有利润的。 做生意呢,还是要做可复制,有复利的生意,所以着重去形成一套打法,推广自己模式,这样在复制方面就没有问题。 另外要想赚到更多的筹码,或者说天花板要更高,就是要往上游接触。 如果可以接触到产品的开发,入股到某一家企业,这样的渠道会更利于筹码指数倍的增长。 如果单纯的盯着产品,对于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卷冒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可以接触到研发,你组建销售渠道,技术负责产品生产,东大的体量,几个小目标还是有机会的。 来源:老豹心里住着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