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这个领域,出现过很多“千亿市场”。比如:这些关于千亿市场规模的想象,少数被证实,大多被证伪。或者不能说“证伪”,只是前路漫漫,花开彼岸。“千亿市场”是如何被计算出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逻辑,不 ...
早年,在这个领域,出现过很多“千亿市场”。 比如: 这些关于千亿市场规模的想象,少数被证实,大多被证伪。或者不能说“证伪”,只是前路漫漫,花开彼岸。 “千亿市场”是如何被计算出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逻辑,不同的逻辑计算出来的市场规模往往差异巨大。谁最可信? 数据服务于目的,不可全信,不可轻信。 我们需要更多的交叉印证,估算出相对可信的规模数据。 本文以常见的研报案例,一方面带大家了解方法论:常见市场规模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汇总一些研报数据,让大家对各赛道的市场规模,有个初步印象。 01 “市场规模”的常见计算方法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市场规模主要是研究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 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角色不同,其测算市场规模的方式也不同,如,以终端价计、还是出厂价计。最终选择何种方法,要取决于测算的目的。 (1)需求渗透率分解法 根据产品的目标人群需求出发,测算目标市场规模。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市场规模=需求人群数量 *渗透率 *产品均价
NIPT市场规模 = 孕妇总数量 * NIPT渗透率 * NIPT单价
中国NIPT市场的市场规模测算(国元证券,2020): (提示:2020的研报,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已有很大偏差,我们只关注计算逻辑,不关注具体数值,下同。) 在这个案例中,几个基本的假设,逻辑合理: (1)孕妇总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披露的新生儿数值进行估算; (2)根据NIPT的临床检测路径,分为了“高龄孕妇”+“非高龄孕妇”,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渗透率”; (3)NIPT单次检测价格来源官方物价或市场调研; 但尽管逻辑合理,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案例中“马后炮式”的直观发现,关于“新生儿总数”的估计,大大超过了后续真实情况(1500w vs ~900w);仅此一项关键数据,市场规模的演算就会出现巨大偏差,NIPT渗透率、NIPT检测单价的预测,也会被这种偏差放大。 这提示我们,重点关注当下规模和计算逻辑,审慎看待各种预测数据。 这是来自另一行研公司关于NIPT的预测数据(2022年): 其计算逻辑类似,但大家可以直观看到不同数据源所得出结果的巨大差异。 (2)细分市场加总法 将不同的细分市场加总在一起。
市场总规模 = 细分市场1 + 细分市场2 + 细分市场3.... (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可采用(1)需求渗透率分解法进行测算。)
(1)基于NGS伴随诊断市场规模 = 肺癌NGS市场规模 + 胃癌NGS市场规模 + 肠癌.... 或: (2)肺癌伴随诊断市场规模 = 肺癌NGS市场规模 + 肺癌PCR市场规模 + 其他方法学...
中国常见癌种伴随诊断市场规模测算(国元证券,2020): 根据癌种、方法学分别进行测算,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细分市场结果加和。 其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要归因于单一细分市场规模的测算准确性。 (3)典型公司反推法 运用此方法测算市场规模,则需要测算者本人在本行业内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或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这是对测算者的行业经验要求较高的一个方法。
市场规模 = 某品牌的销售额 / 该品牌的市场份额。 (其中,销售额往往已知,而市场份额多来源于经验或调研估算。)
中国高通量测序仪年出货规模 = MGI年出货规模 / MGI市占率
中国中低通量测序仪市场测算(头豹研究院,2024): 中国中低通量测序仪市场规模 = [(MGI+Illumina+Thermo国内出货量)/三家合并市占率]*中低通量占比。 在这个案例中,根据主要厂家的销售情况去测算总体市场规模,是一个相对准确的计算方式。 结果可能的偏差,主要取决于主要厂家的信息披露是否完全,如下,赛默飞的基因测序仪营收,是通过类比测算,估算了一个比例: 以上,只选取了最为常见的三种方法。 不同测算方法既可以融合使用,也可以交叉印证。 比如根据“需求渗透率分解法”得出的某一年度的NIPT市场规模,再根据“典型公司反推法”:华大、贝瑞等上市企业披露的数据、市占率推导出来的总市场规模,两种方法交叉印证。 如两种方法测算结果近似,则数据可信度较高;如差异巨大,则要细究原因。 02 行业常见赛道的数据集 了解了常见的市场规模测算方法,再来看看2023-2024年各研报中关于各种赛道的估算规模,由大到小:
肿瘤NGS 遗传病 .... 你发现了什么? 研报看多了以后,首先要学会祛魅。 相信自己的直觉。 来源:基因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