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将扩围,并提到了两年多来首批5个试点城市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情况。目前,已按新机制平稳实施2轮调价,分别涉及1398项和5076项医疗服务价格,一批价格处于低位、 ...
目前,已按新机制平稳实施2轮调价,分别涉及1398项和5076项医疗服务价格,一批价格处于低位、技术劳务价值“含金量”高的项目价格上调,包括护理、手术、治疗、中医等,同时设备物耗占比为主、费用影响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有所下降。 从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发布的多份文件来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极为重视,而在文中也提到了技术劳务价值“含金量”高的项目价格上调。 那么“设备物耗占比为主、费用影响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有所下降”,这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对降价检验项目技术劳务价值“含金量”低的一种默认呢? 另外,据此次医保局发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自本月起由5个城市试点,扩面至内蒙古、浙江、四川3个省份。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直接指导3个省份、继续指导5个试点城市,实践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也就是说,待得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的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或许在全国范围内,这些“设备物耗占比为主、费用影响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的价格都将会下调。 01 江西调减86项检验项目 价格最高降幅达6成 3月26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在昌省直公立医疗机构2023年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结果的公示》。 本轮在昌省直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共计693项,其中上调价格563项,下调价格130项。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均为最高指导价,医疗机构可根据成本变化情况自主向下浮动价格,下浮幅度不限。 价格调整涉及的服务类型包括化验费、手术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和诊查费。其中化验费包括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和病理检查项目。 其中价格调增的检验项目共计5项,结核菌培养与结核菌药敏试验价格上调明显,达100%;血气分析上调7元(床旁加收5元),增幅为11.7%。 其中价格调减的检验项目共计86项: 其中,微量元素降价幅度最大达60%;多个项目降价幅度超过10%,如甘胆酸、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超过30%,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等蛋白类项目均超10%。 此外对于分子诊断项目,各类病原体DNA测定(PCR定量)降价幅度达12%,由原来的100元/项调整为88元!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降价5%;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检查降价10%,每个位点由原来的200元降至180元! 多个化学发光法项目降价均超8%!如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测定(化学发光法)降价超8.33%,PCT化学发光法由原来的98元降至89.5元,幅度达8.67%! 各项目降价幅度如下图: 来源:IVD Daily 02 针对检验反馈的建议 医保局两采纳一不采纳 在价格公示的基础上,江西省医保局也公布了《征求意见采纳情况一览表》,对医疗机构反馈的价格动态调整意见做出了回复以及相应的调整。 其中检验相关的意见有3项,分别是: 1、粪寄生虫卵计数项目价格存在2022年为调增,2023年拟为调减的情况。 采纳。 江西医保局回应称,原则上已纳入2022年调价的项目此次不纳入申报范围;另一方面鼓励医疗机构提出价格偏高项目的降价建议,增加调价总量。确定降价的项目,所减少的医疗服务费用可计入本次可用调价总量Ta,以便容纳更多项目进入调价范围。“粪寄生虫卵计数”项目2022年从4元调增为6元,2023年拟调减为5元。经比较22省“粪寄生虫卵计数”项目的价格水平,该项目平均价格5.2元(最高价10元、最低价2元)。经测算该项目维持6元不调降影响调价总量75674.1元,取消调降不影响其他项目调增,拟采纳,该项目继续维持项目价格6元。 2、部分儿童特色检查项目去年已降价,建议暂缓调减,如C反应蛋白2022年已调减11元,不建议此次继续下调2.5元。 采纳。 原则上已纳入2022年调价的项目此次不纳入申报范围,“C-反应蛋白测定(CRP)(散射速率法)”项目2022年从40元调降为29元,按照轮动原则,该项目继续维持项目价格29元。 3、建议将“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测定”“抗碱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C试验”“血红蛋白S溶解度试验”“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各类病原体DNA测定”等项目不调降。 不采纳。 经比较部分项目外省价格情况,例如“血红蛋白电泳”(18省)平均价格19.43元(最高价50元、最低价3元),拟从20元调减为19元,价格和18省平均价格持平;“血红蛋白S溶解度试验”(12省)平均价格8.14元(最高价20元、最低价3元),拟从15元调减为13元;“各类病原体DNA测定”(12升)平均价格69.17元(最高价150元、最低价43元),拟从100元调减为88元;以上两个项目拟调价格仍高于外省平均价格较多。因此,根据调价规则和大多数医疗机构意见对相关项目予以调降,相关项目均为检查检验类项目,符合项目调降导向。 从意见采纳情况来看,有几点结论比较明确: 1、检验类项目作为“设备物耗占比、费用影响大”的医疗服务,主要是以价格下调为主。 2、外省平均价格是医保局在价格调整中的重要参考因素。 3、受限于轮动等调价原则,可以预见检验项目价格调减将是分批次、持续进行的长期过程。 03 检验项目定价 真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了吗? 从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发布的多份文件来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极为重视。 对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如何进行考量一事,国家曾在作为各地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参考依据的《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给出了答案。 《规范》的制定旨在促进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规范》将影响收费的各个要素的计算进行了明确。包括低值耗材分档、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在内多项与检验相关的项目要素,均被量化计算。而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要素,也可以被视为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体现。 目前多地都普遍存在的检验项目收费降价的情况,这样看来,降价的检验项目似乎并不被官方认定为可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面对检验项目价格调整,身为检验人的我们希望在为患者减轻负担之余,也能兼顾尊重检验技术人员的劳动价值。 为定价拍板者,不应当简单地将检验检测一概视为靠仪器进行、不能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工作,而是应当深入一线,仔细了解检验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后后再对定价进行“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方能制定出真正合理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 来源:国家卫健委、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医学检验沙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