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先来看一则新闻!2023年12月17日新华社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17日表示,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过往新闻提示2023年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是以 ...
按照惯例,先来看一则新闻! 2023年12月17日新华社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17日表示,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过往新闻提示2023年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是以病毒、各类病原体为主的上呼吸道疾病或者急性呼吸道疾病,也会有一部分的CAP的患者。 但这次呼吸道疾病高发正如近期的新闻报道一样终究会缓慢的褪去。褪去以后一切回归于常态。 而下呼吸道病原体诊断看起来也是终端必须开展的检测项目。 大浩草率的将下呼吸按照传染途径划分为社区类感染主要疾病为CAP,还有院内感染主要疾病为HAP/VAP。 本篇就会围绕着下呼吸道疾病的现状,临床诊疗中的困境,几种疾病目前其致病原的区别,此外介绍一下目前已经获证的几款产品,最后谈谈大浩对于下呼吸道产品的规划。 // 01 // 我国下呼吸道感染的背景 2010年-2019年我国入院人数逐年增加。在2019年,我国入院人数已达到2.6亿人,其中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住院占2%,约530多万人。尤其是在ICU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所有感染的70.39%。 我国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12.7例死亡每10万人,并且我国下呼吸道感染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925/10万,共造成18.5万人死亡。下呼吸道感染多重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 02 // 下呼吸道的诊疗现状与困境
// 03 // CAP以及HAP/VAP的主要病原体 根据(2016年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我国成人CAP中,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链球菌(SP)是重要的致病原,其他致病原还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衣原体(CP)、肺炎克雷伯菌(KP)、金黄色葡萄球菌(SA)。病毒在成人CAP中仅占到15%-34.9%,而在其中流感病毒占致病病毒首位。 根据《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报道,老年人CAP主要致病原主要为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致病原和院内感染很接近,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ECO),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链球菌为主而以真菌和一些不典型致病菌为辅。 而儿童CAP则是以病毒感染为主,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报道,目前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乃至学龄前期 CAP的常见致病原。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而常见细菌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还包括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等。 针对目前成人的HPV/VAP主要致病原而言,根据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具体致病原如下图: 相较于成人CAP而言成人HAP/VAP的主要致病原为鲍曼不动杆菌(AB)、铜绿假单胞菌(PA),除此以外还包括,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E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等。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对CAP和HAP/VAP来说,最重要致病原是不同的例如CAP是SP、MP而HAP/VAP为AB、PA,其也有很多致病原是共同的例如SA、ECO、KP等。但也有不同的致病原例如CAP的HI、CP或者是HAP/VAP的SAM和EC等。 // 04 // 下呼吸道致病原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目前认为分子检测或者分子POCT综合看起来是更适合下呼吸道致病原的检测方法。 对于非爆发性的CAP和HAP/VAP而言,需要诊断方法是既快又准的且需要覆盖较多的指标,但是通量相对要求不大。 而且对于CAP来说其实更需要分子检测,因为CAP主要感染源是SP、HI这类苛养菌培养容易失败。 而对于HAP/CAP而言其,检测指标中的SA根据Chinet细菌耐药网2023发布的上半年数据有约31.7%的MRSA耐药而对于KP、AB、PA来说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也很高(鲍曼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快到80%了)。 具体可以翻翻大浩之前写的呼吸道多联检产品的现状这篇文章。所以针对住院患者而言不仅是致病原要查耐药基因也得测。 // 05 // 已获证产品清单 目前已经获证的针对CAP或者HAP/VAP致病原的分子检测类产品如下: // 06 // 下呼吸道联检推广中的问题
// 07 // 下呼吸道检测理想panel组合 大浩认为CAP和HAP/VAP感染源各所不同也有相同,故认为可以分为3个panel。 即CAP主要致病原SP、CP、MP、HI等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等还有一些非常典型致病原可以候补。 而HAP/VAP主要致病原AB、PA、EC、SMA等耐药基因、KP、SA可以考虑加入。 针对社区和住院都涉及的致病原包括KP、SA、ECO等。这些指标也可以独立或者与上述两个panel组合形成6-9个指标的多联检。 同时针对儿童常见CAP的病毒类检测也可以规划为甲乙流+RSV+ADV小联检。同时用MP+CP+SP+HI这类小联检作为未检出病毒的补充使用。 老年人CAP和住院患者都会有真菌可以考虑,毛霉菌、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