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九安医疗(002432.SZ)在机构调研时明确表态,接下来会集中资源推进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研发与临床落地,目标是把这款产品打造成下一个核心增长引擎,推动公司估值重塑。此前,凭借iHealth智能健康管 ...
9月16日,九安医疗(002432.SZ)在机构调研时明确表态,接下来会集中资源推进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研发与临床落地,目标是把这款产品打造成下一个核心增长引擎,推动公司估值重塑。 此前,凭借iHealth智能健康管理方案,收获了阶段性增长的九安医疗,如今正悄然将战略重心转向一片更广阔的赛道——慢病管理。 从千亿级血糖监测市场的潜力,到CGM研发的关键进展,再到多业务协同的支撑与财务层面保障,九安医疗意欲围绕CGM搭建一套全新增长逻辑。 本文2715字,7分钟 来源 | 颐通社 (ID:Medisophy) ▍CGM刚需,加速卡位 《中国糖尿病(第一部分):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有5.29亿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突破13.1亿;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就有1.4亿,数量稳居全球首位。 CGM作为新一代血糖监测技术产品,凭着“连续、精准、便捷”三大核心优势,慢慢替代传统血糖仪,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九安医疗选择把CGM作为战略级产品推进,是对行业趋势的研判,也透着对自身积累的底气。 从市场规模来看,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CGM市场空间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美国市场更是高达60亿美元。 放到全球范围,CGM行业的增长势头同样强劲,2015年到2020年,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22.34%,即便到了2020年之后,2020年至2030年预计仍能保持20.3%的年复合增速。 而让人忧心的是,在中国1.4亿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率只有16.5%,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管理还存在明显缺口。 更关键的是,CGM的消费属性在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家用医疗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开始主动选择CGM进行自我监测,而不是单纯依赖医院检测或指尖血血糖仪。 加上CGM自带的无线连接、智能手机集成等功能,契合了家用医疗“智能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这也为它未来成为九安医疗的爆款产品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多业务协同,为CGM铺路 九安医疗把CGM定位于未来核心战略产品,其研发进度,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最新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已经完成了CGM产品的多批次试生产,眼下处于国内型检与临床关键阶段,国外市场的研发及注册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公司表示,正式上市后,会全面整合进糖尿病诊疗照护的“O+O”(院内+院外)新模式里。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CGM实时采集患者的血糖数据,再结合“与糖”“共同照护”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之后由专业照护团队根据这些数据输出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最终形成“设备+数据+服务”的完整闭环。 这种“产品+服务”的协同模式,一方面能提高CGM用户的粘性,另一方面还能借助九安医疗“O+O”模式已经积累的患者资源快速打开市场。 目前,九安医疗的“O+O”模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内,它覆盖了50个城市、424家医院,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36.6万人;在美国,通过子公司与74家诊所、394名医生建立了合作,服务患者2.1万人,截至2025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就达到5026.28万元,同比增长58.43%。 这些高频粘性客户的积累,有望为后续CGM的渗透与服务深化,形成正向循环,降低市场推广的难度。 公司早几年便布局了“互联网+医疗”战略,而以糖尿病管理为切入点的“O+O”模式,已经展现出了初步运营成效。 数据显示,临床入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从最初的30%提升到了60%,不良率降到5%以下,规范管理率达到70%。 等到CGM加入后,这一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强化。依托实时血糖动态监测,医生能更精准地调整用药方案,照护团队也能及时干预血糖异常,形成“监测-诊断-干预-随访”的全病程闭环。 这种“硬件(CGM)+软件(管理系统)+服务(医疗团队)”的整合模式,能让患者更愿意为CGM付费,帮九安医疗建立差异化竞争壁垒,避免陷入低水平的“价格战”。 ▍财务稳健,为研发“输血” 众所周知,CGM战场的厮杀愈演愈烈,想脱颖而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细看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为这一战略提供了较为充实的弹药。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呈现出“营收短期调整、利润逆势增长”的财务特点。 具体来看,上半年公司营收7.65亿元,同比下降43.35%,主要原因是新冠单检试剂盒的政府订单减少,这是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短期影响,属于意料之中。 但让人意外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反而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52.91%,扣非归母净利润也有8.81亿元,同比增长26.27%。 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美元存款利息收入的增加,这两项加起来有11.25亿元,成了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柱。 为了保障CGM等核心产品的研发进度,公司在上半年投入了1.67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36.47%,这些资金重点投向了CGM和AI医疗领域。未来,CGM如想实现AI血糖趋势预测、个性化健康建议等功能,需要这些技术做铺垫。 除了自主研发,九安医疗还表示,将通过产业投资来布局未来增长极。既能帮公司捕捉医疗科技领域的前沿机会,还能为CGM的技术迭代(比如新材料传感器、低功耗芯片等)对接外部合作资源,让研发之路走得更顺畅。 对九安医疗来说,CGM的“爆款之路”不只是一款产品的成败,更关系到公司从“家用医疗硬件厂商”向“慢病管理服务商”的转型真正落地。 放眼未来,或许还有机会打破雅培、德康、美敦力等巨头对全球CGM市场的主导格局,在这个千亿赛道分到一杯羹,成为新的有力竞争者。 来源:颐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