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季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西门子最新财报显示,其中国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下滑28%,订单更是暴跌27%,而与此同时,全球业务却实现了9%的强劲增长,利润更是连续第19个季度上涨,达到11亿欧 ...
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季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 西门子最新财报显示,其中国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下滑28%,订单更是暴跌27%,而与此同时,全球业务却实现了9%的强劲增长,利润更是连续第19个季度上涨,达到11亿欧元的历史新高。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表现,让人不禁要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数字背后的残酷对比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西门子中国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仅为17.91亿欧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8%,订单金额17.05亿欧元,跌幅更是达到27%。 即便从前三季度的累计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惨淡——营收52.84亿欧元,同比下降15%。 然而,将视线转向全球市场,西门子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球智能基础设施业务营收达到57亿欧元,同比增长9%,利润更是飙升16%至11亿欧元,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7.0%提升至18.8%。 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自由现金流达到29亿欧元,表现堪称出色。 这种强烈的反差,凸显出中国市场面临的独特挑战。 全球热潮中的中国缺席 更耐人寻味的是各个细分领域的表现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和能源客户的大量订单成为西门子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电气化业务更是实现了16%的卓越增长。 美国市场虽然整体持平,但电气化订单依然保持增长;德国市场在电力公用事业领域斩获大型项目,收入增长11%;就连欧洲市场也在数据中心订单推动下保持稳定。 反观中国市场,虽然电气化和电气产品订单实现了11%的增长,但建筑业务的疲软拖累了整体表现。 更关键的是,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中,中国市场似乎并未分享到这波红利。 这种结构性差异,或许正是造成中国业务与全球业务表现分化的根本原因。 冰火两重天的深层思考 西门子CEO罗兰·布什在财报中信心满满地表示,公司在波动的全球市场中依然保持强劲业绩,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成为增长动力。 然而,中国市场28%的营收下滑,无疑给这份乐观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不仅反映出不同市场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差异,更揭示了全球化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对西门子而言,如何在全球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重新激活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将是一道必须解答的难题。 来源:智能制造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