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商务部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中表示:经查,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存在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 ...
2025年2月4日商务部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中表示: 经查,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存在
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有关法律,以及《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有关规定,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天一早,illumina就在官微发布了声明,可能顶不住各方的询问压力。 过往标志性事件-1 自 2019 年起,因美纳在德国、丹麦等国起诉华大智造测序仪专利侵权,要求禁售产品。华大智造迅速反击,在美国反诉因美纳侵犯 “双色测序技术” 专利。经过漫长司法程序,美国特拉华州法院裁定因美纳故意侵权,需赔偿华大智造 3.34 亿美元 ,并宣布其反诉专利无效。最终双方和解,因美纳支付 3.25 亿美元,这场跨国专利纷争落下帷幕。 过往标志性事件-2 2024年一季度,因美纳花费38万美元游说美国国会等机构,主要针对《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的条款进行干预。该法案旨在限制美国联邦政府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直接点名华大集团、华大智造及其美国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过往标志性事件-3 在与中国某企业签订长期的基因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供应合同后,因美纳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以所谓的 “产能问题” 为由,突然停止供应关键试剂,导致该中国企业的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和临床检测业务被迫中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业务影响。而实际上,有迹象表明其所谓的 “产能问题” 是借口,真实原因可能是出于商业竞争等其他不当目的。 不可靠实体清单是什么 由于中美贸易与科技博弈激化,2018年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中国需构建对等反制机制。中国商务部2020年9月19日发布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正是与《出口管制法》(2020年12月生效)、《反外国制裁法》(2021年6月生效)等形成配套体系。 如何才能上黑名单 1. 列入标准 符合以下情形的外国实体(企业、组织或个人)可被列入清单:
2. 调查与决策机制 启动主体:由商务部根据举报或依职权主动启动调查。 调查程序: 商务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等)进行评估;允许被调查实体提交书面陈述和证据。 列入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并动态调整(可新增或移除)。 3. 限制措施 被列入清单的实体可能面临以下一项或多项限制: 贸易限制:禁止与中国企业进行进出口交易; 投资限制:禁止在华新增投资或并购; 人员限制:高管入境、在华工作许可受限; 其他措施:罚款、吊销执照等。 4. 豁免与移除机制 若外国实体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后果,可申请从清单中移除;商务部可基于国家利益或国际合作需要调整限制措施。 后续影响 市场格局重塑 因美纳长期占据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约 80% 的份额,在中国市场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未来市场份额出现空缺,本土企业如华大智造、齐碳科技、真迈生物等将迎来市场拓展的机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提升本土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推动中国基因测序市场格局重塑。 技术创新加速 为填补因美纳留下的技术和市场空白,本土企业不论是在市场的加持下,还是在政策的导向下,势必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创新,提高国产设备和试剂的性能、质量和竞争力,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下游产业链降本增效 依赖测序设备的下游服务企业如安诺优达、艾德生物等,若能采用成本更低的国产测序设备,将降低无创产前检测、肿瘤精准医疗等业务的成本,提高业务利润率,提升在科研服务和临床检测领域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数据安全环境提升 基因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国产设备替代可降低数据外流风险,增强行业合规性,为医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数据环境。 总之,这项举措相信能够促使国产企业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推动中国医药产业整体发展。 来源:cici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