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中纪委:医疗反腐上强度下基层,坚决打击蝇贪蚁腐!2024,医疗反腐密集开展,监管颗粒度细化的同时,覆盖范围也全面升级。医疗反腐持续进行,市监部门跟进近期,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医药生产经营企业防 ...
导 语 中纪委:医疗反腐上强度下基层,坚决打击蝇贪蚁腐! 2024,医疗反腐密集开展,监管颗粒度细化的同时,覆盖范围也全面升级。 医疗反腐持续进行,市监部门跟进 近期,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医药生产经营企业防范商业贿赂行政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再次明确了商业贿赂行为及其行政处罚力度。 图片来源: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指引》中指出,根据治理医疗行业商业贿赂的有关规定,本指引所称财物包括金钱及金钱等价物(包括有价证券、银行票据、电子红包、礼品卡、购物卡以及可折抵消费的各类票券等)和具有财产价值的各类实物。 《指引》指出,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的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向中间人支付佣金,但不论是支付方还是接受方,都应如实入账。禁止企业的经营者或代理人、药品采购方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使用相关药品的医师或药师等有关人员,在药品的销购中给予或收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指引》强调,假借咨询费、讲课费、推广费等各种名义或形式给予医疗机构或其内设科室、从业人员回扣,假借学术会议、科研协作、学术支持、捐赠资助进行利益输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违规购买药品、医用耗材用量信息,都是法律禁止的商业贿赂行为。 《指引》明确:医药企业违法贿赂他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严重者将吊销营业证照。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等,将被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商业贿赂构成犯罪的,将承担刑事责任。收受其他药品经营者或代理人贿赂的,五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除河南外,广东、安徽、河北、四川、湖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福建、上海等多地都发布了医药反腐相关文件。多地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都公开了腐败监督电话,对医药领域的贿赂线索进行征集,并接受整治举报。 中纪委点名医药腐败,聚焦关键人物,医疗反腐深入基层 3月28日,中纪委官网发布题为《钟纪言: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头条文章。 图片来源:中纪委网站 文中提到,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清理风险隐患。 同时,基层也成为医疗反腐重点领域。文章提到,坚持向基层延伸,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瞄准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开展集中整治惩治“蝇贪蚁腐”。 “医疗机构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的关键职位掌握着医院采购、运营、人事等重要决策权以及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权,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将会对医疗行业和公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医疗反腐聚焦到‘关键岗位’和关键少数是非常必要的。”3月30日,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向记者表示。 张勇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的第一线,其腐败问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损害基层医疗机构的形象和公信力,进而可能影响公众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因此,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反腐工作应持零容忍态度,这是全社会和各行业的共同责任。 目前来看,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深水区。 与此同时,文章强调“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推动完善全国行贿人信息库,健全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完善惩处行贿相关法律,加大通报典型案例;严查利益链条,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切实提高行贿成本等。
在法律层面,行贿惩戒力度也进一步上升。今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施行,其中,医疗领域行贿被列入从重处罚的情形——“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的。” 多部门协同出力 全链条医药反腐 从各地医疗反腐的动作来看,多部门协同趋势明显。参与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部委越来越多,2023年已达14个部委。 上述文章提出,纪委监委作为专责机关,要更加主动担起责任,坚定扛起反腐败职责,有力有效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继续加大审计等移送问题线索查处力度,整合反腐败全链条力量。
图片来源:审计署 《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23-2027年)》提出,深化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加强巡视监督与组织监督协作配合,充分运用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的专业力量和监督成果,增强监督合力。
伴随监管手段的完善,医疗反腐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升级,这场风暴仍在持续。 来源:华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