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这一关不好过

解读 鹏哥
2024-1-18 14:43 423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拇指药略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先谈生存,再谈发展作者:西北哽一个礼拜之前,房健民还在美国JPM大会上畅谈“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级之路”。一个礼拜之后,荣昌生物突然就“降级”了。1月17日,荣昌生物毫无预兆,开盘就启动暴跌程序,盘中几 ...

 先谈生存,再谈发展

作者:西北哽

一个礼拜之前,房健民还在美国JPM大会上畅谈“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级之路”。一个礼拜之后,荣昌生物突然就“降级”了。

1月17日,荣昌生物毫无预兆,开盘就启动暴跌程序,盘中几乎没有任何回涨的动力。最终A股跌去15.7%,港股下跌22.7%。按合并市值计算,荣昌生物一天之内就跌掉了30亿以上。

尽管今天大A和恒生科技跌幅也不小,但荣昌生物还是从5000多个股票中跳了出来成为A股的跌幅冠军。给“创新药不行了”再次增加了一个证据。

市场传言四起。有投资者认为:荣昌生物的暴跌和1月16日的同花顺类似,有融资盘“爆仓”的可能。

同花顺融资盘在10亿以上,要说爆仓还真有可能。但荣昌生物过去一年里融资余额最多不过五六千万元,不可能是因为配资爆仓而影响股价。

另一个传言则是称:荣昌生物现金流短缺,已很难维持正常经营。

三季报中,荣昌生物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两项的确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公司从未对这一重大变动做出过任何解释。今天有人提出这一点,看着似乎有点道理。

加总计算,荣昌资产账面上的“活钱”在2023年第三季度里少了7亿元以上。三季报中,荣昌生物的现金流量表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一项只剩下5.46亿元,而半年报时这一项还有11.2亿元。可以说,在2023年第三季度里荣昌生物的现金。

整整少了一半

荣昌生物几乎是所有biotech企业里唯一一个在研发、销售、生产三线同时发力的。去年第三季度,不光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大幅攀升,甚至连固定资产也有近20%的增长。

房博在上周的JPM大会上引以为傲地介绍:“荣昌生物在研药物不断突破;生产端,已建立符合全球GMP标准的生产体系,预计2025年原液总产能扩大至80000升以上;销售端,已搭建起近两千人的营销队伍,两款核心产品进入医保放量明显。

好是好,可就是到处都要花钱的。

荣昌生物两款核心产品销售的增量赶不上研发、推广、建厂三处的开销,这可能就会造成公司财务的脱节。

奔着biopharma的水准去花钱的,只可惜家庭条件只是biotech水平,这就是最矛盾的地方。赶上年景好的时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遇上如今这年景,就会把自己套住。

短期来看,荣昌生物如果能在四季度顺利回款,并有意识地放缓研发速度,渡过眼前的难关应该是没问题的。

去年10月,荣昌已经在管线上做了一些调整,减少了RC98、RC188两个品种的投入,把资金集中到维迪西妥单抗后续管线,以及同皮素ADC药物RC88上。不排除年报中继续减少其他研发投入的可能。

另外,去年下半年开始迁延至今的医药反腐,也会对荣昌开销过大的销售费用有遏制作用。四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应当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维迪西妥单抗在刚刚过去的医保谈判中续约成功。按国家医保局披露的信息,70%的续约品种这次没降价,因此荣昌的基本盘是能够保得住的。

只要不再瞎折腾

17日收盘后,荣昌生物紧急召开了电话会,极力澄清:再融资渠道依旧在,公司的授信额度也没用完。公司反复提示:大股东荣昌集团是背后最大的支柱。

但愿荣昌生物能挺过这一关。

来源:拇指药略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