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与情理之外 : 凯实生物终止IPO

解读 鹏哥
2024-1-4 14:58 583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陈在不在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前情回顾岁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凯实生物“终止”IPO,自“中止”后历时三个月。冠以“IVD仪器CDMO第一股”的凯实生物,信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无需赘述。从简要的时间线上来讲,官方信息显示成立于2009年,其实或更 ...

   前情回顾  

岁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凯实生物“终止”IPO,自“中止”后历时三个月。

冠以“IVD仪器CDMO第一股”的凯实生物,信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无需赘述。

从简要的时间线上来讲,官方信息显示成立于2009年,其实或更早(控股股东上海凯实2005年成立),从事IVD仪器CDMO。

2016年前后,投资浙江博毓,进入IVD耗材领域。

2020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业绩大涨。

2021年底提交IPO并被深交所受理。

2022年10月,发行上市申请经请获通过。

2023年9月,由于未更新材料而“中止”。

2023年12月,深交所发文终止上市审核,IPO“终止”。

  意料之中  

笔者在10月份已从多方渠道已了解到,“终止”势在必行。

如今的官宣,只是一种仪式感。尽管如此,当确凿地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还是有一些落寞。

笔者也是IVD仪器CDMO的从业者,老大哥IPO折戟,无论折戟背后的原因几何,意味着这个行业在未来几年在资本市场上会更受冷遇。

作为IVD仪器CDMO的从业者,从利益上来说,我倾向于把折戟原因内化:是这个公司不行,它不行不代表我不行,也不代表行业不行。但事实也非常清晰地摆在眼前:

  • 今年中国IVD企业无一家登陆A股市场(仅有艾迪康6月登陆港股);
  • 涉疫企业注册难,无论涉疫的比例如何;
  • 多重因素影响下,IVD市场大环境大不如前。

这些都是外部因素,使凯实生物的IPO折戟显得意料之中。

IVD仪器CDMO这个行业,与IVD试剂核心原料这个行业在商业模式上是高度相似的,都为客户提供了短期内无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并与大客户共存亡。当双方的利益冲突足够大时,这样的合作又很容易分崩离析。如果没有疫情的催化,都是属于现金流较好,而天花板有限高的行业。

  情理之外  

作为中国IVD仪器CDMO行业的先行者以及领导者,凯实生物在2021年的仪器营收为1.7亿,如果以整个IVD市场1700亿的市场来看,仪器市场以30%预估,则为510亿。按照15%的CDMO比例,则为77亿。2%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傲视群雄。我们不苛求完美,但凯实生物确实可以做得更好,以巩固其领导者的地位。

如果按照2005年计算,至今已有19年(到发文的时候可能已经2024年了)。凯实生物的CDMO依然是全品类的CDMO。或许,全品类也是一种定位,但显然,这样的定位方式可能并不适应未来的发展了。生化CDMO,国外有日立,国内有颐兰贝,发光CDMO,有菲鹏,有科斯迈。凯实生物如何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标签,也是一大考验。

凯实生物的实控人黄鹤黄总,是一位具有大胸怀、大格局的领导者(这么直白的表达,不是拍马屁,笔者保证是真心的)。笔者能看到的问题,相信黄总早已洞察。三五年后,随着外部不利因素的消失,凯实生物上市将势在必得。

至于情理之外的那些事,可能是小事,也可能是大事。笔者更愿意相信,随着战略落地,凯实生物IPO是迟早的事情!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