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内编外同工同酬!医务人员编制管理模式大变动

解读 鹏哥
2025-11-3 16:05 15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医学检验沙龙、数智检验医学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呼和浩特日报发布了《呼和浩特:“三医”联动破解就医难题》一文,报道了呼和浩特市医疗改革推进情况。其中,在人才保障方面,报道称,市属医院2499名医护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实现了“留住人、育成材、强骨干” ...

 呼和浩特日报发布了《呼和浩特:“三医”联动破解就医难题》一文,报道了呼和浩特市医疗改革推进情况。

其中,在人才保障方面,报道称,市属医院2499名医护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实现了“留住人、育成材、强骨干”。

在提到编制内外同工同酬的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呼和浩特市探索实施合同制人员备案管理。

据悉,早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就已提出“合理核定开展综合改革的公立医院编制总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在控制总量范围内医院用人自由,编制的使用、变更、撤销无需政府部门审批,只需事后报备。

多次明确提出

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薪酬

5月,在湖南省主流媒体“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有自称沅江市**医院编外人员留言反映,医院存在同工不同酬问题。

留言称:我们与在编人员从事完全相同的工作,工作强度、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毫无差别,甚至因为“合同工”的身份常常被安排更多的夜班和节假日值班,然而我们的工资比在编人员起码少一半,甚至年终奖都还要大打折扣。单位为我们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一律按最低基数,这直接导致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的严重缩水。

留言者表示,这种区别对待打击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并督促医院整改。

上述投诉信息发布的次日,沅江市委网信办回复称,已将该问题转交相关单位核实处理。5月13日,沅江市委网信办在留言区转发了该医院的回复。

答复中,医院首先解释了作为公益性非盈利机构,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来源。其介绍,市财政每年按在编在职人数,划拨一部分人员经费;医院自行解决其他所有编外人员的所有支出。

近年来,医院不断调整编外人员收入,确保编内编外人员同等享有社保、职工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并通过绩效改革等措施,保障同岗位、同职称、同工作量等情况下绩效相同,逐步缩小编内外人员差距。

面对当前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共体建设等挑战,医院发展面临不少困境,现正动态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尽量提高编外人员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事实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工在被派遣期间本就应当享有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其“落实难”的现实问题,让它成为了医疗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2024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处长杨三忠答记者问,在回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相关问题时,他明确提出,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薪酬。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早在2023年就已提出过关于编内外同工同酬的问题。2023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康市副市长介绍 “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明确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同工同酬。

而在2024年的发布会上,明确“同工同酬”的则是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处长,并且要求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薪酬。也就是说,相较于去年,“同工同薪”不光被要求实现,范围也从市扩大到了省。

这样的利好,无疑是全国的编外医务人员都喜闻乐见,并且期待着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的。

强化医疗体系编制资源

多地采取多项措施

9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会上重点提及多项举措。

创新设立编制周转池制度,通过动态调剂全省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为公立医院盘活6万名存量编制资源,覆盖省市县2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同时以 “一院一策” 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6000余名编制,并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目前全省已有600余人纳入编制保障。深化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全市核增周转池编制9442个,7941人通过周转池制度得到编制保障。

公立医院的编制问题始终是医务人员热议的焦点。2021年,国家卫健委再度提出: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为了强化医疗体系的编制资源,各地采取的措施也是五花八门。

有证的进编,没证的退编

青海省在平安区和贵德县开展的紧密型医共体统筹编制资源试点中采取的措施堪称是公立医疗机构编制改革的又一全新实践:有证的进编,没证的退编。

其目的将基层卫生系统内未取得卫生系列相关资格证的非医疗专业人员从编制内有序剥离出来,腾出编制用于保障医疗公卫紧缺岗位急需,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吸引力。

编制备案制,定编定岗不定人

编制备案制是在原先已入编的人员管理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原有编制人员退休一个、销编一个,同时增加一个备案制名额,新增的备案制编制则以公立医院为使用主体,备案编制数量及人员的确定和撤销,都不需要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完成后做好报备即可,简言之定编定岗不定人。

新增的备案制编制同样主要用于引进吸收高层次、紧缺岗位、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备案制也是目前实行范围最广的编制改革做法。

编制周转池,引入其他行业编制资源

不同于前2种改革,是对医疗体系中编制资源的合理再分配,编制周转池制度则是引入医疗体系外其他行业的编制资源。

这种“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编制缺额”的典型做法就是安徽省的“编制周转池机制”。

部分资料来源:医学检验沙龙、数智检验医学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