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VD资讯10月底,各家IVD上市企业都已公布了三季报,拐点是否到来,业绩是否探底,一起来看看。IVD资讯本次统计了59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59家IVD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总和900亿,净利润124.16亿元;2024年前 ...
|
来源:IVD资讯 10月底,各家IVD上市企业都已公布了三季报,拐点是否到来,业绩是否探底,一起来看看。 IVD资讯本次统计了59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59家IVD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总和900亿,净利润124.16亿元;2024年前3季度同比数据为1028亿,净利润175亿。 对比来看,今年确实比去年差很多。我在半年报总结中用了惨烈来形容(最惨半年报!64家IVD企业业绩大排名),目前来看依然如此。 (IVD资讯制图,以营收排序) 从营收来看,正增长有17家。康为世纪、百普赛斯、纳微科技、近岸蛋白、圣湘生物、爱威科技、易瑞生物、义翘神州8家企业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迪瑞、禾信、九安营收增长排名后3位。营收不足5亿的有23家。 从净利润来看,17家企业正增长。增速靠前的企业为易瑞、纳微、阳普、兰卫、华大基因;增速垫底的企业为利德曼、贝瑞、润达。净利不足1亿的有42家。 业绩双增的企业只有9家,分别是易瑞、纳微、百普赛斯、理邦、康为世纪、东方基因、爱威、艾德、义翘神州。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增长的里面没有生免企业,说明依然受困于集采、检验降费的螺旋中。即使是有增长的企业也都是基数不大、亏损收窄而已。 再来说拐点,就第三季度而言,迈瑞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1.53%;新产业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3.28%;金域医学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4.08%。虽然拐的不多,也算是有点起色了,算是个好消息。 近期同不少行业高层交流,大家一致认为2027年应该是行业探底回升的时间点,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坚持到这个时间。 从目前呈现的市场机会来看,国产企业本土化替代是一个趋势,进口品牌目前都属于防守态势,未来会进一步深化。出海是另一个增长极,前三季度迈瑞增长11.93%;新产业增长21.07%。 有一家IVD上市企业退市,诺辉在停牌18月后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所以业绩造假的事情IVD企业千万别做。 IVD头部集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集采、流水线、智慧实验室、出海,获益方都是大厂。中小IVD企业应抛弃全都要的战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诊疗一体化的布局正在展开,如圣湘收购海济、透景参股惠和、热景、宝太自己做创新药。 国家也发了一些利好的方向,包括AD检测、自测、诊所开放POCT等,目前都还处于市场开拓阶段,还需要长期的市场教育和培养。 总体来说,增长困境依然没有改变,大家还需共同努力。 |